一年的時間轉瞬就過去了,國家下達了高考恢復的政策。
陸家坳的那些知青們,前所未有的興奮起來,一個個都拿著書起早貪黑的讀書。
其中一部分人,因為白天還要上工,至少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之后,才會在下工以后的讀書。
但也有那么一兩個人,自以為自己肯定能夠離開,又得了村子里,不會因為往日里的恩怨,在政審上卡住他們。
索性白天連上工都懶得去,只是一味的抱著書學習,別人去工作還嘲笑他們傻。
例如在三年前,被陸小雅挑出他的心思之后,被村子里的村民們嫌棄。
只能和村里人做一些的工作,再也沒有對知青的優待,在三年的勞累中,對這個村子滿心排斥。
把對陸家坳的土包子村民的嫌棄,都直接擺在了臉上,憋著一口氣要離開這里的高遠。
不過縱然村里人很討厭高遠的作風,但曠工也就是沒有工分罷了,也不會特地在這件事上卡他。
反正陸小雅早就打定了注意,他考不上就乖乖留在他看不起的農村,到時候陸小雅要外出讀書,也沒多少時間心思針對他。
可高遠要是真能有機會考出去。那就別怪她把高遠當初的話傳出去,讓他的老師同學好好了解一下她。
嫌棄農民階級這種事情,那是只能在內心想想,不能被傳出去的。
就算他能考上大學,未來的前途也要灰暗掉。
也因此,這次的高考報名非常順利,讓高遠出乎意料的順利。
包括他還有已經在兩年前,正式和陸蕓蕓結婚的潘文,以及其他嫁給村里人的女知青在內的所有知青,都沒有被村子里卡住,順利的報名了高考。
雖說村子里也有人議論,說這些結了婚的知青,可能會為了回城,在考上大學以后拋下村子里的人。
不過潘文那邊,這一次懷有警惕之心的陸蕓蕓,可沒有被陸小雅說服。
對于陸小雅的勸說,陸蕓蕓的態度十分明顯。
反正潘文追她,也只是因為她是大隊長的閨女,和村長家親戚關系也近,能讓他在村子里過得好,而不是所謂的真愛。
她又何必要為潘文考慮,主動為他做出退步,計算以后是不是有感情。
還不如直接拿婚前協議,把人牢牢的綁在自己身邊,就算現在沒感情,一起生活的時間長了,天長日久自然會產生感情。
也因此,本來是擔心陸蕓蕓被陸小雅說服,導致未來悲劇的陸果,以來祝福陸蕓蕓的名義去見她們的時候。
意外的發現,她之前一直擔心的問題沒有發生,陸蕓蕓沒被說服,倒是陸小雅有被反說服的跡象。
似乎是在心里思考,如果前世她也能訂下這么一份協議,再找到足夠分量的見證人,那么高遠他敢在考上大學以后離開嗎?
隨后不僅沒有繼續勸說陸蕓蕓,反而憑借自己的超前經驗,以及未來大學生重視的東西,讓陸蕓蕓在協議里又增加了幾句。
同時勸說陸蕓蕓,中午和潘文按照村里的規矩擺了酒,下午直接帶人去扯了證,用法律為他們的婚姻做保證。
而那嫁了人的女知青,因為已經為丈夫生了一個一歲大的小子,村里人覺得她的心思肯定在丈夫和兒子身上,也就沒有做出阻攔。
丈夫和娃都在這兒,她還能跑了不成,就算真的跑了,讓她的丈夫抱著娃去找她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