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考試之前,王大人會繞著考舍轉一圈,而后再讓人發卷,這第一場考試多以論語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學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韻詩一首,經義四首,三道四書題都有字數限制,四道經義題字數更多些。
將所有卷子發下來之后,檢查無誤,便鎖上考舍的門,直到三天后再開門。
這古代考試自然沒有草稿紙,是以,考生要萬分小心,不得有錯,若是試卷有污,第一輪就會被刷掉。
兩萬人接連進考舍,光檢查是否夾帶作弊紙條的就要許久,等了足有一個多時辰,王大人才轉完一圈,在經過方錚所在考舍門前時,腳步頓了頓,王大人面無表情地看了一眼方錚。
跟學政大人的溫和不同,這位王大人嚴肅沉冷,不少學子被他掃過一眼都渾身發冷,方錚倒是跟平常一般,他朝王大人作揖,神情不卑不亢,王大人面色不見松緩,抬著下巴離開。
方錚也不惱,他坐在桌前,并未先看試題,而是閉目養神。
多少人苦讀十幾二十年,甚至幾十年才走到今日,進了貢院,難免就有些慌張,方錚對面的學子便是其中之一。
他本就緊張,又不敢左顧右盼,只能渾身發抖地看向對面的方錚,待看清方錚竟閉眼休息,一時都忘了呼吸,直到差些喘不上來氣,這才猛地清醒。
不知為何,本來有些緊張的人在看到如此鎮定的方錚時,竟也漸漸放松,雖明知方錚瞧不見,仍舊朝方錚拱了拱手,這才開始低頭看試卷。
方錚閉目整理了一下思緒,他看的書雖多且雜,卻能在腦中自動分類,哪怕再難的題,他都可算得上是信手拈來。
他又不是死讀書,四書五經能倒背如流,還能舉一反三,這第一場并不難,大多數考生都能順利寫完,這對方錚來說更是小菜一碟。
他幾乎不用在腦中先琢磨,直接下筆。
這一寫便是兩個時辰。
共有三日時間,他并不著急寫完,估摸著時辰,他停筆,活動了一些手腕,起身走了幾步。
待全身都活泛后,這才打開其中一個小包袱,里頭是馮輕給他準備的吃食。
考舍里備有爐子跟油燈,旁邊有一小桶水,供學生喝跟洗漱用。
馮輕事先讓方錚打聽了,爐子可以自己燒水,至于做飯,則是不允許的,聽聞十多年前鄉試考舍是能做飯的,只是后來接連發生了好幾次火災,又因著這些學子來自不同地方,口味亦大相徑庭,有人喜好吃辣,有人不能沾葷腥,且吃飯時間亦有不同,這便使得考舍每到三餐時間,便一陣吵鬧,且味道當真是五花八門,莫說周圍考生,便是監考大人都受不了,之后皇上大筆一揮,便取笑了考舍做飯這一項,不過秋闈時天色漸寒,熱水還是有必要的。
方錚燒了熱水,待他拿出被子時,一陣失笑。
他發覺自己拿出的竟娘子常用的杯子,他跟娘子的杯子是同式樣,只是大小不一,娘子總說這是情侶杯,每日也愿意跟他一起喝水,昨日的包袱都是娘子一手收拾的,方錚摩挲著杯子,知曉這是娘子特意裝的,他輕喊了一聲娘子,嘴角含笑。
水正好燒開,方錚倒了一杯,按照娘子教的,先吃還未干硬的饅頭,配上肉干,再就點咸菜,味道依舊很好。
吃完了一個饅頭,方錚意猶未盡地舔了舔唇,手伸向娘子做的蛋糕。
視線落在被捏碎的其中一塊,方錚眼神幽冷,而后小心地將碎的裝起來,拿起掰成兩半的,吃了一小塊。
這叫做蛋糕的點心酥軟,吃起來還帶著一股奶香跟蛋香味,方錚半瞇著眼,滿足地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