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這手捂子一般會女工的人都能做,可要與眾不同,引人注目就不太容易,不管什么時候,女子總是愛美,愿意讓人羨慕的。
她打算先做三種出來,一種是常見的帶著翻毛的,另一種則是繡花的,第三種則是立體的,也就是后世那些帶上毛茸茸動物的。
這第三種許是夫人小姐們接受不了,不過孩子應當會喜歡。
馮輕說完,金姨眼睛亮了亮。
“那咱們下午就出去轉轉,買些柔軟的皮毛,再尋些布,就按你說的,先做一些。”金姨本想著自己年紀大了,只要守著自己那點本事就成,跟馮輕相處這么一段時間,金姨覺得自己年輕了好幾歲,連腦子都活泛許多。
原來接受新鮮事物并不如想象的那樣難。
打定主意,兩人也不耽擱,先回去做了飯,吃完后,又歇了半個時辰,兩人才收拾好,往街上去。
金姨知曉這街上哪家鋪子有上好的毛皮,哪家的布便宜又顏色正。
逛了半下午,兩人滿載而歸,除了毛皮跟棉布及綢布外,還買了棉花。
據聞這棉花是前些年出海的船帶回來的,后來大業皇上得知有此物,專門命人去海外買了這棉花種子,又讓工部專門辟出田來種植,近幾年更是在大業大面積推廣,她們買棉花的時候,那掌柜的還笑言,她們買的正是時候,這要是放在早幾年,棉花可比大米都貴呢。
兩人直接回了鋪子。
金姨跟馮輕都是做慣了繡活的人,比一般繡娘做的都要快的多,因著金姨沒見過馮輕帶著小動物的手捂子,她索性先做一個小狗,一個小貓的,這兩種都是常見的,馮輕又做了一個小熊,一個熊貓的,雖然不像后世那般毛茸茸,不過勝在兩人手巧,這些小動物做出來也是活靈活現。
眼看天不早了,金姨讓馮輕歇歇眼睛,再呆一陣就回去,天黑的早,兩個婦道人家不安全。
放下針線,馮輕捏了捏眼睛,望著人越發少的街上,嘆口氣。
她又想相公了。
不知道相公怎么樣了,冷不冷,餓不餓,有沒有想她。
就在馮輕放下針線的時候,方錚已經寫完了今日的第三篇文章。
他收好試卷,放在一旁,又洗了筆跟硯臺,而后照例起來走了幾圈,這考舍實在是狹小,走了七八步就是一圈。
身子總算不那般僵硬,他才開始燒水。
饅頭還剩的有,他先把饅頭在火上烤的軟了些,這才又夾著咸菜吃,除了咸菜,方錚又泡了脫水的蔬菜,馮輕將蔬菜都是切丁,這一包不光有蘿卜白菜,還有玉米跟豆子,及土豆跟芋頭。
加上娘子調好的作料,味道不如娘子炒的好吃,不過卻也足夠下飯。
馮輕手藝好,調料包是按后世方便面的調料包做的,只缺了味精,不過卻多了一種這里特有的一種類似胡椒粉,味道卻更香的一種調料粉。
不過一天時間,方錚的作息已經成了對面幾位考生的參照目標,在方錚吃飯的時候,對面幾個考生不管舍不舍,都放下了筆,開始學方錚,先燒水,喝了一杯后,才開始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