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錚先喝了粥,而后才端起藥碗。
這一碗比上一碗濃的多,藥味也重,方錚眼神閃了閃,而后一飲而盡。
“大人知曉你這被子不能蓋了,特意讓我給你再拿一床新的。”等方錚喝了藥,這人將碗端走,再回來時,手上又多了一床被子。
王大人如此關注一個考生,這是以往不曾有過的,他跟人悄悄打聽方錚的背景,卻什么沒探聽到,越是這般,他越是覺得方錚的身份不簡單,這端藥拿被子的差事他就搶著做。
不管這考生身份如何,能讓大人另眼相看的,跟他交好沒有壞處。
方錚摸了一下新拿來的被子,雖不如娘子做的厚實,不過勝在干燥。
“你這濕被子也不能蓋了,不如我幫你拿出去扔了。”考舍統共這么點大,兩床被子放不下,且方錚這床半就不新的,扔了也不可惜。
這被子怕是曬不干的。
方錚卻拒絕。
這被面是娘子繡的,方錚溫柔地摸索著被面上馮輕繡的大朵纏枝牡丹花,他惱中浮現出娘子嘴角含笑,嫻雅地坐在門口的模樣。
連著喝了兩頓藥,方錚總算是恢復了清明,不過高熱雖退了,卻仍舊渾身無力,應當是還有些低熱。
已經許久沒有這般虛弱,方錚適應了好一陣。
待他再次坐到考桌前,已經是第二日傍晚。
太陽西落,灑下最后一點余暉,白日的燥熱被涼風取代,方錚將干了的里衣重新穿上,而后又燒了一壺水,連著喝了三杯。
娘子說過,病了多喝溫水好。
視線落在最后一道題上,方錚如之前一般,并沒急著拿筆。
有征無戰,道存制御之機;惡殺好生,化含亭育之理。頃塞垣夕版,戰士晨炊,猶復城邑河源,北門未啟;樵蘇海畔,東郊不開。方議驅長轂而登隴,建高旗而指塞,天聲一振,相吊俱焚。夫春雪偎陽,寒蓬易卷,今欲先驅誘諭,暫頓兵刑,書箭而下蕃臣,吹笳而還虜騎。眷言籌畫,茲理何從
此題大意為,打仗必然會死人,殺人絕不是好事情。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最近邊境多事,朝廷正在討論征伐之事。如果能通過外交努力,實現罷戰息兵,那是最好的。對此,諸位有什么好建議
方錚挑眉,他看過以往的鄉試試題,雖涉及了各個方面,卻大體沒脫離儒家思想,如今這題卻是不同。
僅能背誦儒家經典的學子怕是會覺得棘手了。
馮輕曾好奇過鄉試跟會試,及殿試的考試范圍,方錚大略跟她提過,若是馮輕此刻見到這個題目,定會驚奇的抹汗,用后世的話說,這簡單的一題就能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法律、社會、教育等方方面面。
方錚也明白了為何過去的一個日夜他總能聽到各種嘆息聲。
在方錚點了油燈過后,對面的學子咬著筆不停地看過來,本以為方錚會將這最后一題答完再休息,卻沒想到方錚看完了題,便坐著不動了。
連墨都沒磨。
約莫過了盞茶功夫,他竟又吹滅了油燈,回到身后的木板上上躺下,蓋著被子睡了。
約好的挑燈夜答題呢
對面學子手里的筆啪嗒一聲掉在地上,他慌忙撿起來,而后抓耳撓腮地看著空白的宣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