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夜里,隊伍也沒有安營扎寨,稍事休息繼續前行。
葉關已經收到了第56師團指揮部的一份電文,要求各部隊日夜兼程,快速突進。
第56師團的主力部隊行動緩慢,但卡車和坦克裝甲的混編組成的先頭部隊昨夜就出發了。
“放心,他們的主力速度快不起來。”聽到日軍的坦克一路跟上來,趙易反倒不擔心。
二戰日本人的豆丁坦克速度并不快。
97式坦克在公路上的最大時速不過38公里,編隊行軍速度更要受限。
普通的卡車開一天,都要累得腰酸背痛。
格外顛簸的履帶式坦克若是連續跑個一百公里,車沒散架,人也要給顛傻了。
現代機械化部隊行軍一晝夜不過百公里的標準。德國人打法國時的閃電戰,10天不過推進400公里,就已經是震驚世界的神速了。二戰那樣的條件,僅僅油料供應和機械故障維修就能把日本人的坦克拖得慢吞吞的。坦克一慢,整個隊伍的速度也要被拖住。
“現在日本人也不清楚的行動。他們也會擔心在路上被打埋伏,電文中就強調過了,所以他們的輪式車輛很難甩開坦克獨自行軍。”趙易猜測道,不過他也不敢完全肯定,“就算這樣,他們肯定也要派出小規模的輪式車輛部隊的先頭部隊,就算只有一個小隊,我們碰到也難抵擋。”
日軍一個甲等部隊的小隊就有54人。現在先鋒軍這支隊伍中,真正有戰斗力的還湊不夠54人,況且這個戰斗力對上那些日本老兵還要打個折扣。
沒辦法,只能靠先行的優勢,靠速度勝過日本人。
南洋青年中會開車的有7個,200師還支援了3名司機,趙易當時毫不客氣的收下,他和葉關也能親自開車,一路上輪流倒班,一晝夜下來行軍倒也有160公里。
30日夜里,一輛道奇t234卡車出了故障。
夜里修理困難,修了一個小時還難修好。最終趙易果斷放棄了這輛卡車,推入林中暫時藏了起來,人員和物資分到其他四輛車里,繼續前行。
時速已經減到了5公里以下,隊伍卻仍在前行。
終于在5月1日上午10點左右,隊伍趕到了細胞。
“轟”車隊剛一進細胞,一枚航空炸彈就在車隊不遠炸開,飛舞的彈片都擊碎了頭車的玻璃。
他們一路而來,路上也遇到過三次日軍的飛機,但他們這點小車隊不是日軍的關注目標,都幸運的躲了過去,可細胞此時已經成了日軍的重點轟炸對象。
“我們繼續前進,去臘戌”趙易根本不想進入細胞,用不了多久,第56師團就會先進攻細胞,切斷曼德勒和臘戌的聯系。先鋒軍若是一不小心被抓了壯丁,守在細胞,可是進退不得了。
有徐公達和胡志英這兩個正牌的遠征軍少校,還有200師出具的公文,最關鍵的是有和胡志英交接而來的軍統人員的指點,先鋒軍這支隊伍沒有受到防守細胞的新28師的刁難,直接放行。
當天下午5點左右,一路躲著日軍的飛機轟炸,先鋒軍的車隊終于到達了目的地臘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