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走吧。槍聲還在響,守軍還在抵抗,我還需要堅守崗位。”依然有人在堅守崗位,趙易毫不客氣地命人把他綁走了。最終帶走了醫生8人,醫護人員23人,還有傷員62人。傷員大多數是行動不便的傷員,讓趙易不得不找來了兩輛卡車。
還有一部分人是各部隊潰逃的士兵。
一旦潰逃,很多部隊已經不成建制,夜里亂成一團,有人看到趙易這支隊伍人多一點,就聚集了過來。越聚越多,隊伍的規模不斷在擴大。
一路前行,陸續有最后撤下來的守軍趕來,也加入了這支隊伍。等到天亮時,趙易略一盤點,人數已經超過了五百人。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趙易本來打算在臘戌的行動是以得到物資為主,可誰知事態突變,最后得到的卻是他原來打算在東枝得到的人員。
傷兵加上一路上陸陸續續聚攏來的都超過了百人。
但這些人,包括那些傷兵,對先鋒軍還缺少認同。跟著先鋒軍突圍不一定會加入先鋒軍,尤其是他們現在正在朝著國內撤退。
趙易也不會為了這些人,而犧牲自己和身邊跟著自己的先鋒軍隊員。天一亮稍一休整,他就下達了一個命令“我們需要放棄卡車。我們抬傷員上擔架走。”
“為什么”這條命令立即引來眾人的異議,反對聲不斷。在很多國人眼中,已經匯集到的四輛卡車,是很重要的戰略物資。車比人命都值錢,豈能隨便放棄
趙易此時表露出來的少校身份根本壓不住隊伍。
“小鬼子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追上來,而前邊正堵著路。我們是在這里繼續等待,還是繼續前行”趙易反問道。
逃難的華僑,潰逃的士兵,撤退的軍部機關和直屬部隊,統統擠在了這一條滇緬公路上。沒有人站出來疏導,也沒有人聽從疏導,各人都顧著各自逃命。人人都想先走,結果是路被堵上了。人在卡車里只能慢慢的挪動,甚至半天卡車都不動一下。
人人都能看出卡車被堵了,但有人還抱著僥幸的心思。
“后邊還有守軍在抵抗吧”有人喊了一聲。
很多人逃離或者撤離時,都聽到臘戌的槍聲和爆炸聲,都覺得還有人在抵抗。
確實有走投無路的人在抵抗,但人數已經很少,很可能在白天就淹沒在日本人的清理中。要不然趙易也不會選擇撤離。
日本人也不會在清理臘戌上耽擱太久,按照原歷史中的走勢看,第56師團需要快速北上。
趙易看了看堵在路上一些民眾和士兵迷茫的雙眼,心中泛起了一陣悲哀。
歷史已經有了改變,趙易不知道留在路上,結果會如何,但他絕不會把未來的命運交到日本人手中。
“我們的軍隊正在北邊50公里處的新維組織新的防線,只有到了那里,才會更安全。”他用一句不算謊言的謊言,把命運的選擇權交到了隨行人員各自的手中。
有事外出一周,沒有電腦和網絡,清明才能恢復更新。望諸位大大諒解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