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軍助戰的還有迫擊炮,直接找準了日軍92步兵炮的位置猛轟。坦克伴行的沖鋒槍也是不斷鳴響,掃倒一個個伴隨坦克攻上來的日軍士兵。
“轟”日本人剩下的那輛97改終于也被無后坐力炮擊中,癱軟在那里。
沒了47毫米長管坦克炮的威脅,97式坦克的57毫米短管炮的威脅已經可以被忽略,拉開點距離就難破防,這場雙方坦克大戰戰局至此已定。
日本人的坦克拼到了最后,除了一輛94式輕型坦克仗著速度快逃竄外,其他坦克都被留在了戰場上。先鋒軍只損失了2輛,其中一輛損壞了履帶,一輛被擊中了側甲,一共犧牲4人。
很快確定戰局的還有這次仁安羌攻守戰。
先鋒軍坦克、飛機、重炮齊出,兩萬多人打日軍九千多人,結局早已注定。
仁安羌三日被破,五天全被攻陷。
很有經驗的辻政信再次逃竄,獨立混成第35旅旅團長佐藤為德被圍選擇了自殺。
接下來的大半個月里,先鋒軍追著日軍殘敵,一舉又攻克了馬圭等城,向南一直攻下了德耶謬,向東攻克了東墩枝,止步于勃固山脈前。
仁安羌周邊這才穩定下來,戰役結束。
此役,先鋒軍以三千多傷亡的代價,擊斃日軍五千多人,俘虜三百多人,日軍殘敵撤退到了平滿納。
平滿納的第46師團救援不及,這些天里,他們也經受了先鋒軍的攻擊。
先鋒軍的重炮沿著鐵路線送來,每天都轟響幾聲,先鋒軍的戰機也每天飛來扔幾顆炸彈。這些天里,雙方在平滿納附近進行了大大小小的十幾次戰斗,日軍傷亡超過了兩千。
面對如此猛烈的進攻,第46師團還一直覺得先鋒軍的目標是平滿納,稍一猶豫,仁安羌已經丟了,更是救援不及,只能死保平滿納。
日軍也快速調遣援軍北上,重新在卑謬穩住陣腳,設下了重兵,防止先鋒軍繼續順流南下。
先鋒軍暫時沒有南下的意圖。
“伊洛瓦底江真是一條黃金水道啊”饒是趙易心中也是贊嘆伊洛瓦底江的運輸便捷,也暫時沒有繼續南下的打算。
日軍在緬甸有三條神經很容易被激怒。
一條是連接曼德勒到仰光的鐵路線。日軍死守平滿納就是擔心先鋒軍順著鐵路,快速南下攻入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