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就是從泰國延伸到毛淡棉丹彪扎亞的泰緬鐵路,現在由于攻入印度,連接仰光的鐵路線后,繼續向西延伸,一直順著若開邦通往吉大港。
勃固山脈和若開山脈之間并沒有修建鐵路,日本人也不需要,因為這里有一條黃金水道伊洛瓦底江。
從仰光到八莫,1407公里的水路,全年可通300到500噸級的輪駁船。而從八莫到密支那210公里,也能通汽輪。密支那和仰光兩端又有鐵路連接,可以形成鐵路和水運的聯運。
眾多大大小小的支流,水運同樣便利發達,各處城鎮也都集中在水運便利的地方,形成了密布的水運網絡。
這張網絡的主干伊洛瓦底江,就是日本人的另一條很容易被觸動的神經。
只要打通了這條水道,下可通海運,上可溯滇省,很久以前的海上絲綢之路就是從滇省順流而下出海到印度的。
順江而下,同樣很容易攻到江邊的仰光。整個魚米之鄉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也很容易被先鋒軍控制,日本人缺少的糧食會再填一個大缺口。
仁安羌也是江邊城市,丟的太快,連帶后邊的馬圭和德耶謬也很快失守。日本人只能死守江邊港口重鎮卑謬。
這座曾經是王都的城市,日本人一開始就駐守有重兵,先鋒軍也不敢過于突前。卑謬交通發達,西邊和洞鴿等港口城鎮連接,南邊水路通勃生等海港,還有鐵路連接仰光。在隨時會合圍過來的日本大軍前,先鋒軍兵力不足,難以防守,只能選擇放棄。
“我們不知道印度的日軍什么時候會敗退下來。而且那些土著打敗他們容易,治理他們卻很難。我們需要時間消化新占的土地。”趙易交代的很明白,也親自坐鎮在曼德勒,控制著軍隊不脫韁,不過于吸引日軍主力,給英國人做嫁衣。
加爾各答還打得火熱,日本和英國損失都不小。
據說,不算殖民軍,僅僅英國士兵就已經死了過萬人,著實讓英國人肉疼。
他們一個勁的催促先鋒軍南下,切斷日軍援軍的陸地通道,趙易卻不再理會。趁著英國人脫不開身,趕緊把占領地鞏固在手才是正道。
想要消化,最重要的手段還是移民。
缺少百姓支持的政權長久不了,而當地的百姓顯然不支持先鋒軍這支華人隊伍。與其拉攏他們轉變思想文化,還不如另起爐灶。華夏國內的人數眾多的包袱現在成了另起爐灶的優勢。
“先鋒軍每占領一處城鎮,在經過軍隊的清剿安撫后,緊跟著建設兵團入駐,亦軍亦民,鞏固地方,再轉來青壯移民慢慢填滿整個城鎮,最后等城鎮成為后方,才是老弱婦孺的流動。”先鋒軍的動作瞞不了人,擺在老蔣案頭就有一份這樣的報告,把先鋒軍的移民流程都詳細交代了。
華夏不少人也都明白這樣移民開邊的意義,紛紛支持。
“那些移民青壯已經訓練成民兵,即使軍隊離開,當地土著人也很難成事。”日本人關于先鋒軍移民的分析報告也有不少,他們一直都沒有停止和當地土著的勾結,但在先鋒軍的穩固的移民政策下,很難翻起波浪。
就連英國人和一些當地人也明白先鋒軍這一招的后果,但這是陽謀,無解。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