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德國人的更強,也激發出美國人更大的戰爭潛力,英美還是能分清眼下最大的敵人是誰,支援蘇俄的力度更大了。
蘇俄人只是損失了更多的兵力,卻獲得了更多的戰略物資。
德國人扛過了43年的寒冬,卻沒有扛過44年的初冬。
10月上旬,超過五百萬蘇俄人卷著暴風雪從東方撲來了,從三條戰線撞向了后方不穩人心惶惶的德國人。
“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戰爭”斯大林突擊開始了。
虎豹鐵騎也沒法阻擋戰斗民族的烏拉狂熱,已經人心變動的德國仆從軍首先潰敗,讓前線動搖,繼而引發了德國人的不斷潰敗。
一路上退過了第聶伯河,才稍稍穩住陣腳。
但在先鋒軍進攻高棉時,法國維希政府還在維持,印度支那土地上還有大量日軍駐扎,就算戴高樂不斷下命令,讓德古也遲遲沒有靠向盟軍的動靜,由不得美國人不敲打一下。
趙易緊抓住這個敲打的節奏,一開始就毫不客氣的吞下了高棉的幾座城市,并繼續向周邊擴張。
不吃眼前虧的讓德古終于低頭了,急忙和盟軍接觸,戴高樂也和美國人交涉,不想讓先鋒軍插手法國殖民地。
英美法交涉了不久,先鋒軍就得到了美英聯合傳達的停止侵占法國殖民地的告誡。佯攻和邊界摩擦可以,但不可以大片攻占法國殖民地土地,已經占領的依然還歸先鋒軍占領,對抗日本人的反撲。這或許是美國人給先鋒軍爭取來的,但對于趙易來說,已經察覺到了美國人的變化。相對于法國這樣一個老牌帝國的支持,先鋒軍這樣一個世界偏遠地區的地方政權不算什么。
想想美援,想想美國人現在的支持,趙易也只能順從。先鋒軍在高棉的行動也足夠了,沒法繼續向南或者向東了,這樣太過深入,真的很容易被日軍圍困。
“我們越過豆蔻山脈,向西南方向,試著攻一攻泰國人的海軍基地。”趙易調整了進攻方向。
在美國人的談判中,豆蔻山脈以西的地區和泰國接壤,這里的日泰聯軍實力強大,可以任由先鋒軍自由發揮。這也是美國人想吸引先鋒軍繼續向南,拿下海邊城市。
眾人都明白先鋒軍的顧忌,是不會輕易涉險。不說日本人的海軍,就連法國海軍甚至泰國人的海軍,都能讓先鋒軍吃虧。可這一次趙易偏偏下達了向南進攻的命令。
“我們主要是去騷擾,到此一游就回去。”趙易本意也沒有冒險進攻的意思,既可以觸動日軍的神經,又能讓嚇一嚇泰國人。
連他也沒有想到日泰聯軍在這附近的兵力很少,根本沒有注意這邊的攔截,也沒有想到負責向南牽制進攻的林瑞膽子比趙易更大,直接用奇兵繞過邊界上附近的日泰聯軍,突襲泰國的海軍基地閣昌島。
現實有時候比還奇幻。
泰國人的海軍基地竟然防備極其松懈,竟然讓林瑞偷襲得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