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軍的預備軍不同于建設兵團。
建設兵團雖然也參加日常訓練,但主要還是以建設生產為主。先鋒軍的預備軍卻是脫產的常備軍,只是武器裝備不足,新兵較多,戰斗力弱了很多,不過卻還屬于主力師。就像曼谷戰役中的第5師,大戰之時,佯攻誘敵迷惑敵人都是可以做的,只要裝備全了武器,一樣也能打仗。算是介于那幾個老牌主力師和建設兵團之間的力量。
趙易一口氣撐起了第9、10兩個師的架子。
第8師不是預備軍,而是給了印度的楊比利。
楊比利在印度那邊發展的隊伍很快,早早就已經被提成軍直屬的裝甲旅了。國內大量青年軍進入印度后,有不少被拉攏進了楊比利的隊伍,趙易這邊也一直隔三差五的輸送人員。在獲知日軍逐漸放棄英帕爾地區后,先鋒軍又大量抽調派遣軍前去渾水摸魚,在印度各處兵力總數已經超過了三萬。
趙易這一次特地把楊比利的隊伍提成了師一級。
“我們現在的實力還不足,沒法全部機械化,等以后實力強了,第一裝甲師師長的位子就虛位以待,看你的表現了。”趙易特地對跑來受銜的楊比利重復了一邊自己以前的許諾。
“我必竭盡所能”楊比利鄭重道。
他更明白先鋒軍的狀況,先鋒軍第一個裝甲團就在他的麾下,但第一裝甲旅就有些水分了。
先鋒軍接受了不少美國坦克援助,但擴充到坦克團很容易,擴充到旅費用就太高了,就目前來看,擴充到裝甲師是不可能的。
僅僅人才這一塊,先鋒軍就捉襟見肘,更不用說巨額費用了。
裝甲師需要大量的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才,懂機械懂駕駛等各方面的人才先鋒軍一共就不多,更多集中在軍工和后勤部門,就算先鋒軍接受了美援,可以領到足夠的坦克,卻沒有足夠的人手來開。坦克的后勤補給,僅僅油料這一塊就是無底洞,趙易批給楊比利的錢,僅僅用了一個月就花完了半年的預算。剩下的只能找美國人再借。
在歐美都待過的楊比利知道經濟基礎的重要性,至少明白裝甲師現在的先鋒軍養不起,也明白即使不談資歷,他現在的軍功也不足以坐上先鋒軍第一裝甲師師長的位子。
裝甲師戰斗力普遍超出一般的師,師長的地位也超出一般的師長。而他現在的軍功只限于訓練和在印度的幾場小規模戰斗,打下了一片片土地的彭季淮和林瑞等老牌師長,哪一個軍功不比他多他的師長前邊已經掛著一個“暫”的字眼了,哪里還有資格去坐裝甲師師長的位子
先鋒軍一切靠軍功說話,他也無話可說,只能在以后多攢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