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一眼那些死傷的數字,心中也有些波動,自嘲道“我們按照他們的要求,已經在南邊牽制住了這么多的日軍,做了我們該做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已經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了。”
先鋒軍若是貿然插手,不僅得不到贊揚,還會引來指責。無論是日本人、法國人還是越南本地人以及那些組織背后的勢力,甚至美國人,都不希望先鋒軍的介入。
事情發展到現在,已經不關先鋒軍什么事了。
“那些人太急迫了點,卻沒有意識到越北對日本人的重要性,連我們都不敢輕易去碰。”趙易覺得先鋒軍能順風順水的存活到現在,和先鋒軍的選擇的戰略目標有很大的關系。
從老撾開始,一直推到泰國,和緬北,先鋒軍攻擊的地方都不是日本人的敏感區,至少和消滅先鋒軍的代價比起來,日本人怎么算都得不償失,才一直讓先鋒軍坐大。可越北的局勢不同,那些一盤散沙哪里值得日本人多斟酌何況越北對現在的日本人很重要。
前一段時間的大陸交通線起了些作用,可以讓一些戰略物資從越南一直通往華夏華北,這樣就可以避過南海的美國人潛艇襲擊,甚至能避過東海的部分危險。
面對美國人在海上越逼越近的不利局面,日本人對這條連接印度支那和華夏的大陸交通線愈發重視起來。趙易都一直不敢過早去捅這個馬蜂窩,越北那群民間組織卻敢在這個時候煽風點火,絕對是找死。
“也很好,這么一來,越南人和日本人更加敵視對立,鋪好了路,正好方便我們以后接手。”葉關無所謂道。
這就是趙易的鋪路石計劃,有些泥濘的道路,鋪上石子后再走就容易多了。踩著別人的尸骸總比踩著自己人的血肉要舒服多了。
這樣的石子還不需要他在后邊多耍陰謀,只需要借勢推動,然后旁觀就可以了。
見多了后世的各種國家級旁觀,旁觀無罪。
“我們要不要打過去”葉關忍不住道。
“不,再等一等”趙易搖搖頭,“現在不是最佳良機,接下來看日本人和越南人怎么處理后事。先看他們繼續折騰吧。我們先穩定我們自己的地盤。”
第7師已經北上,繼續加強越南邊境防守。
日軍加大了越北兵力,即使先鋒軍不進攻,也需要確保防線安全。
日本人還緊張了一陣,但隨后發現先鋒軍并沒有繼續強攻,才又重新料理越北的事務。只是對那些溫順的越北華人還算客氣,免得真像小道消息中傳的那樣,引來先鋒軍借口報復。
他們只是不想在這關鍵時候惹先鋒軍這個麻煩,把麻煩拖得越靠后越利用穩定混亂的局面。不得不對先鋒軍和沒有參與越北動亂的華人妥協,讓很多越北華人第一次感覺有了撐腰的了。
某種意義上來講,先鋒軍按兵不動,也是一種妥協,更是一種威脅。
讓日軍不敢把兵力從高棉和越南邊界撤離,但也放心先鋒軍不插手越北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