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子太頑固了”葉關看了戰斗報告,惋惜道,“老傅他們已經很小心,準備要活捉這艘潛艇了。你看,連魚雷都沒敢直接命中,就怕一發魚雷下去,就先把這艘潛艇干沉了。前2發魚雷近爆擊傷只是個警告,小鬼子竟然不領情,死活不投降。唉,真是浪費了一艘潛艇。”
“小鬼子的潛艇要來也沒多大用處,發動機嗡嗡地,讓人一聽就知道是潛艇來了。”李衡隨口一句,心中卻也是惋惜。哪怕被魚雷擊傷了,也能修補,就算再爛的潛艇,也總歸是潛艇,先鋒軍到現在就那三只小貓,哪怕多一艘當奶牛也好。
“但愿能從小鬼子的潛艇里撈上來點好東西,要不然發射了5枚魚雷可真虧了。”葉關念念不忘電文中的潛艇搭載的特殊物資。
普通潛艇挨一記魚雷,基本上就能被擊沉,哪怕近距離挨一下,也容易被海水空壓擠爆。
傅景臣他們前后卻用了5發魚雷,需要在戰斗過程中詳細解釋命中率的問題。
“也不算虧,最起碼有了個靶子,以后打潛艇就有數了。”李衡辯解道。
之前他特地下過指令,可以借機演練潛艇攻擊用魚雷的問題,所以才有了5發魚雷的使用,否則傅景臣他們也不至于如此浪費。
平時訓練中,就算先鋒軍傍著美國人,也不舍得用實彈來訓練。
潛艇部隊目前主要在日本人的商船身上實彈演練,但打商船和打軍艦以及打潛艇是不一樣的,擊傷和擊中的難度又是不一樣,偏偏這一次出擊任務中,選了最難的優先擊傷,否則魚雷不一擊致命,真的對不起它的身價。
“我們之前調整了魚雷的引信,順便收集點數據,做一下試驗。以后魚雷還是自己造更省錢。”李衡說出了試驗的目的。
先鋒軍海軍是暫時不打算再買大型戰艦了,造也造不了。
雖然42年就在湄公河上設立了造船廠,但只能生產一點運輸用的民船,造的軍艦也只有2艘固定了75炮和120迫擊炮的炮艇而已。攻占了曼谷和閣昌島,造船業才稍稍擴大,但也造不了這年代的驅逐艦。
“魚雷艇,我們造魚雷艇”趙易43年時就早有規劃,“即使有了導彈,也只能攻擊水面上的,對那些大型戰艦損傷還真不大,不如專攻水線下的魚雷威懾力高。魚雷艇這樣的小艦我們加把勁還能造出來,而且華夏國內很早就接觸魚雷艇,無論是制造修理,還是使用的人才更容易找到。”
和李衡不謀而合。畢竟近海防御模式的海軍就是飛、潛、快這三字決,先鋒軍已經準備自制噴氣式飛機、也計劃發展潛艇隊伍,快艇自然也少不了。
導彈快艇還沒有導彈那一撇,快速驅逐艦又造價高昂,快艇的建設就只能靠魚雷艇了。
李衡閑暇時也早就畫出了幾份魚雷艇的線圖,并專門設立了小組進行試驗,最終在年初確定了最終方案。
在各份資料中,結合了德國二戰的s級魚雷艇,尤其是國內還在服役的兩艘s7魚雷艇的相關結構和數據,并在后世蘇俄6也就是6602型魚雷艇的基礎上,甚至參考了不少湖川級魚雷艇的一些結構布置,只是沒來得及研究水翼,去掉了水翼,還是滑行艇。
這艘暫編序的ty1級魚雷艇,標準排水60噸左右,滿載69噸,吃水185米。設計續航力超過五百海里,最高時速設計為4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