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還是有些不夠。”李衡惋惜道。
五百多公斤看似很多,其實基本都是鈾化合物,按照葉關拿到的數據,精煉濃縮后,提煉出來的u235不過只有35公斤左右,還達不到生產一枚原子彈的量。
“可惜沒法從德國人手中再騙一點,德國人手中肯定還有貨。”葉關也惋惜道。
聽他的口氣,李衡就想到了之前葉關提議的一個事。
眼看著德國人要投降了,葉關曾建議要借用九頭蛇的名義,干一票大的“我們可以讓德國人把各種技術資料整理好,發出一艘潛艇和九頭蛇做最后的交易,騙德國人可以給他們保護,半路上我們攔截他們不就行了。”
但這個主意被趙易直接否定了“盟軍已經在關注九頭蛇了,我們承擔不起事情泄露的擔子。沒有不透風的墻,雖然我們辯解說是攔截的,但英美未必相信,有些事情不需要理由,只要他們稍稍針對我們,我們前期的發展就會格外困難。有些險可以冒,但有些容易脫離我們掌控的風險就不值得冒了。”
u234潛艇可以冒險攔截,畢竟搭載鈾化合物的事情只有艇長費勒一人知道,容易保密。但九頭蛇的事情,摸不到線索的盟軍絕不會放過任何一種可能。為了一點技術上的優勢而喪失政治上的優勢,有些因小失大了。
“大部分技術我們都可以花錢買到,甚至連相關人才都可以花錢聘請到。給我們太高的技術,我們反而容易消化不了。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打好基礎,從那些基礎的技術做起,一點點的學習研究,直到掌握到那些尖端技術,才更容易成為自己的,有了更多發展的潛力。照抄資料容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抄不出一個強國來的。”對趙易的這番話,李衡很是贊同,不由勸葉關道
“這些用來做實驗還是可以的。不過還是那句老話,原子彈十年之內我們不可能造出來。相關技術和投入是我們現在的條件難以支撐的,我們只打算跟蹤研究,打好了工業基礎,才開始談造原子彈的事情。”
“我只是覺得可惜,我們帶來的計算機還不知道能運行多久,靠著這些計算機的超級計算能力,說不定能提前讓華夏的原子彈面世,很多不利局面都能改變。畢竟原理我們都知道,方向和正確的方法我們也知道一些。”葉關嘀咕道。
三人一共帶來了2臺筆記本、1臺臺式機、3臺平板、4部手機,現在除了李衡留了個平板,葉關留了個智能手機外,其他也都暫時封存,但電池等很容易損壞。即便是做了防潮等措施,三人也不敢保障不會出問題。身邊沒有各種元器件,略通電子的葉關也不敢說就能修復,只能催促著及早利用。
“原子彈的制造還真沒準數。別的不說,不說難造的離心機,單單說氣體擴散方式消耗的電力,咱們現在所有的電力都不一定夠用。要發展電力,僅僅說水電吧,要造大壩,混凝土夠不夠鋼筋夠不夠工程機械有沒有美國人投入一萬多人才,還要耗費20億美金才讓曼哈頓計劃成功。咱們有近兩千噸黃金往里邊投嗎人才呢網絡上搜到的一些信息,除了原理外,其他的不試驗一下,難說真假。誰也不敢保證絕對安全,數一數后世才幾個國家制成原子彈。”李衡苦口婆心又勸道,
“老葉,不能貪快啊我們身板還小,基礎還沒打好,內部矛盾還需要花力氣去解決。現在就砸鍋賣鐵不說能不能造出原子彈,就算有了原子彈,能在內部用”
“我知道”葉關悻悻道。
“我們最要緊的是盡快建立一個工業體系,用十年時間夯實基礎,用十年時間培養起一批人才來。十年后,我們造原子彈會更有把握,更加輕松。說不定連氫彈一塊搞定了。”李衡哈哈一笑道。
“德國人才吸引計劃已經超過三千人了”趙易沒想到那么快李衡就召起了三千德國人才。
“都是真材實料的。德國現在人心惶惶,朝不保夕,很好招納人才。”李衡發來的電文中解釋道。
國破家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