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蘇俄人這一次來不了。”葉關看熱鬧不嫌事大,總希望蘇俄能趁機沖到北海道,建立北日本紅色政權,“看來,我們對歷史的改變也不全是好事。”
趙易三人陸續給了德國人一些情報,讓歐戰大大延長了。和英美一樣,蘇俄人的損失比原歷史還要大。
歐戰結束的晚,使得蘇俄對美國在日本的行動慢了半拍。葉關期望中的蘇美會師日本本土的畫面算是看不到了。
“在二三月份時,還能看到這個情況。羅斯福謀略的不止是讓蘇俄來削弱日本,還有牽制蘇俄以及借此制衡美國國內的意圖。杜魯門上臺后,顯然根基不穩,獲得一場更穩定的勝利才是關鍵。此時的美國已經不需要蘇俄的插手,反而擔心蘇俄插手日本后,惹來更多的事端。”趙易笑道,
“所以美國現在正在阻止蘇俄進攻日本本土,面對美國強大的海軍和空軍力量,蘇俄也不敢輕易冒險試探。他們布置在太平洋的海上運輸力量本來就薄弱,若是被美國人從中使絆子,想依靠這點力量去進攻北海道,付出的代價太過高昂。
最關鍵的是,日本在偽滿和棒子半島布置了大量的工業設施,北海道卻一直經濟不發達,蘇俄趁機攻占偽滿和棒子半島就賺到了,怎么可能先攻打北海道他們已經賺到了庫頁島和北方四島,美國人已經沒法封鎖住他們在太平洋的海上通道,他們何必因小失大,貿然和美國人起沖突呢”
羅斯福把蘇俄力量東引,也有從亞洲牽制蘇俄的意圖,憑著蘇俄略顯單薄的太平洋海軍,多一塊北海道的土地,說不定就會多一個負擔,多一條傷口。
原歷史中,蘇俄以退為進,選擇了其他方面,而對北海道不接招。
“蘇俄人來不了,我們卻可以把北海道送到那只熊的嘴邊,依照蘇俄人的貪婪,他們會上鉤的。”趙易特地又點道。
“對,我們這一次不求殺傷多少小鬼子,只要把北海道肢解出去,就足夠小日本幾輩子都痛悔不已。嘿嘿”葉關對此次進攻日本本土的任務重點很明確。從日本本島進攻只是為了幫美國人牽制日軍,在北海道的分兵進攻才是這一次先鋒軍主要目標。
“要注意時間。”趙易還是提醒他道,“籌備了這么久,真正作戰的時間可能并不多。美國人的目的不是殺敵,而是逼日本無條件投降。算算時間,原子彈應該很快又要登場了。”
和趙易猜測的差不多,美國人再一次用出了原子彈,在27日和28日,分別在日軍熊本和橫濱各扔下了一顆原子彈。
日本人也擔心遭到美國轟炸,加上饑餓的困擾,不得不分散城市人口,但軍隊卻需要集結,才能保障戰斗力。熊本地區出來的兵源在日軍中一直很兇悍,熊本的男人也一向以參軍當做出路,臭名昭著的第六師團就是熊本的。這一次為了防守九州島,熊本人也格外積極,組織起了大量的民兵。日本在九州的指揮機構也避開了鹿兒島和小倉等地,挪到了這里。
但這樣大規模的調動,以及電訊的聯絡,還是瞞不過早有準備的先鋒軍。
于是接到了小報告的美國人把第3顆原子彈扔到了熊本。
橫濱的原子彈一是美國人要警告不遠的東京,二是這里也集結著大量的日軍防御部隊,準備應對美國從關東地區的進攻,很倒霉的領到了第4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