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口號也迷惑了不少人。這個時代人口生育率高,一家生個四五個很正常,在日本衛生條件下,存活率也比較高,就算死上一千萬,只需要一代人的休養生息,日本就能緩過氣來。有了死硬打到底的恐嚇,就有了之后數十年的和平,日本人掠奪的那些別國的國家級財富也能保住,讓日本經濟發展更上層樓。相比那些驚天的財富,在那些人看來,似乎眼前的這些損失都是值得的。
裕仁卻看到了其中的危機。
之前日本已經和美國人談下來了,可以保證日本皇室的存在,限制肯定要被限制,甚至還得大大的破財一回,但畢竟命保住了,還有暗中隱藏的財富,積蓄的力量可以東山再起。不過他又心疼無條件投降后,日本被美國人壓榨太過,才不甘心地想再試一試更好的條件。可眼看著局勢在失控,一旦美國人惱羞成怒,連他這個皇位都要推翻,他可就什么也沒有了。就算抵抗到底,皇室力量損耗太大,也很容易為他人做嫁衣。
想想一戰后的德皇和奧匈皇室,他不得不琢磨其中的得失。
苦思良久后,在通過美國人協商依舊保留日本皇室地位的條件下,他終于還是決定投降了。
9月2日,經過了一系列動蕩后,裕仁還是站到了臺前,在通過電波向全世界宣布,無條件投降。
“哈哈,小日本終于還是撐不住了”匆匆趕回根據地的李衡聞聽哈哈大笑道。
他這一次從歐洲回來,就是為了準備另一場讓先鋒軍強壯起來的盛宴。
日本人從明治維新起到現在已經積攢了不少家當,美國人或許看不上眼,但對于先鋒軍來說,卻是難得的大餐。
歐洲太遠,先鋒軍出力太少,只能撿一些殘渣剩飯。但對日本作戰中,先鋒軍可謂是緊跟美國之后,立了大功。又有軍隊先跟著登陸接收投降,查封物資的便利條件,自然能跟在美國人后邊喝到最肥美的一口湯。
這些還需要懂行的李衡來幫著挑選。
日本投降后,后續各種錯綜復雜的關系,各種對外交往,需要趙易出面,在葉關在外,趙易也要四處交往的情況下,也需要李衡回來坐鎮。
所以在先鋒軍登陸北海道之前,李衡就已經從歐洲出發,回來了。
剛一見到趙易,他就聽到了這個好消息。
“三年半了,我們終于干死了小日本哈哈”李衡喜極而泣。
他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三年半了,不敢去多想回家的事情,就是靠復興華夏的激情支撐著,現在終于完成了一個心愿。三年半的停留,也值得了。
“可惜啊,要是小日本再投降晚一點就好了,他們死的人會更多。”跟著部隊已經踏上了北海道的葉關卻在回電中惋惜道。
他在日本得到的情報可不少,日本現在餓死炸死,被美國人扔的毒氣彈毒死的,每天都死上十幾萬,加上各地戰場,盟軍對日軍進行了總攻,每天又是死傷無數,若是拖上一兩個月,日本人恐怕到下個世紀,也難緩過氣來。
“日本人早早投降對我們來說,難說是好是壞。歐洲鐵幕即將拉下,日本人也算是撿了個便宜。”趙易也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