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他身上肩負的擔子有多重。先鋒軍以傷亡超過萬人的代價冒險進攻北海道,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現在執行的這個計劃,目前知道這個計劃全貌的只有不到十個人。
“用北海道換棒子半島上一塊土地,是不是有些不值得那里還是華夏曾經的故土,完全可以理直氣壯的拿回來嘛”當44年準備推行這個計劃的時候,葉關還是有些不理解。
“誰拿”趙易苦笑著解釋道,“指望老蔣蘇俄是不會給的。他們不止是擔心隔開了他們和棒子半島之間的直接陸地聯系,還擔心華夏借此進攻旁邊不遠的海參崴。無論如何,蘇俄也不會給的,除非有足夠的利益可以交換,在周圍能引起蘇俄貪婪的就剩下北海道了。被美國人卡著,他們難以進攻北海道,我們卻可以。雖然北海道我們守不住,卻可以暗中交換給蘇俄人。”
“怎么交給蘇俄人美國人會同意嗎”李衡對這些門道更是不理解。
“就算是移花接木吧”趙易的方法有點繞,卻也迫不得已。
先鋒軍和美軍占領北海道后,可以留一點駐軍,但卻無法決定北海道這么一個大島的未來,于是很快一個北海道當地政權就建立了起來,其中包含著北海道土著民族阿依努族人和日本人從各國抓來的勞工。尤其是后者,是最反日的,倒是讓美國人放心了。
美國人采取的是經濟殖民,對于占領海外領土,除了要港口和基地外,其他并不感興趣,就算是沒有這么一個組織冒出來,美國人也要扶持起一個來代為管理北海道。
美國人現在的精力還在日本本島和九州島等地,若不是要阻截蘇俄,美國人也懶得管北海道這塊有些荒蕪偏遠的土地。
趙易三人暗中派出的傅采林已經獲得了美國人的認可,已經開始統管起了這片土地的事務,副手韓三民卻暗中勾搭起了蘇俄。只要內部有人暗中勾結,蘇俄人的勢力就會很容易插手進北海道來,最終完成對北海道的控制,和美國人扶持的日本人隔海峽對峙。
“失去了海洋的屏障,直接成了冷戰的前線,看日本人還能不能再發展起后世的強大經濟。”葉關一直幸災樂禍。
“日本人和德國一樣,在冷戰前線,會不會借此增強日本武力的發展”李衡卻有些擔心。
“暴露出獠牙的日本人不可怕,就怕日本人經濟強大了,躲在陰暗處默默發展實力。”趙易也樂見其成,“地處冷戰前沿,經濟肯定受影響,缺少了經濟的支柱,日本人就算窮兵黷武,實力也有限。他們張牙舞爪越快,就越容易引起美國人的反彈,勒緊狗鏈子,踹這條哈巴狗很容易。兩個超級大國的對峙,日本人摻和進去還不夠資格。”
韓三民對蘇俄解釋放棄北海道的原因也是如此,摻和進蘇美對峙,讓他恐慌。作為一名棒子族,希望回到故地發展,要緊抱蘇俄大腿,緊靠著蘇俄領土,自然就選擇了圖們江南岸那片土地。
這是和蘇俄談的條件。
不止是韓三民自己,他的背后還有一大群人也不愿意留在北海道,這容不得蘇俄不慎重考慮其中的可行性,需要仔細籌劃。
趙易也不著急“這種事情得慢慢來,不要著急出錯,只要有結果就比原來強。我們只管坐享日本蛋糕就夠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