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才更容易解決。
這些年華夏對日本還很熟悉,按圖索驥下,借著賄賂來的美國大兵的震懾,日本的那些知名的一些理工科人才被四處搜刮或者被判決。
“你們為什么要抓我我并沒有參加軍隊”賀野洋田心虛地對闖進門來的美國大兵用英語嚷嚷道。
真要算起來,他一直為日本軍方服務,參與設計了兩款坦克發動機的設計。
“你叫賀野洋田是研制柴油機的”一個先鋒軍軍官卻先站出來,比照著一張照片后,用華語問道。
“是的。”賀野洋田鞠躬乖乖地應道。
他懂華語,也知道最近這些先鋒軍的士兵很厲害,和美國大兵一樣可以在日本橫行無忌。
那名年輕的先鋒軍軍官上下打量他一番,才道“你需要配合我們的調查,跟我們走一趟吧”
不需要過多理由,跟著的先鋒軍士兵手中的沖鋒槍就是最好的理由,賀野洋田不得不收拾一下東西,跟著這些來開了學校。
類似賀野洋田這樣會華語的,是李衡優先搜刮的對象。
不止是要搜刮走日本的人才,還需要讓這些人才被先鋒軍利用。在缺少足夠日語翻譯的情況下,會華語的日本人就優先被搜刮。
日本崛起還沒多少年,文化人中會華語的不少,就算是崇拜西方的日本理科人才,也能稍會一些外語,也有了一定的交流基礎。
他們和其他被搜刮的日本人才一樣,主要的作用不是去做機密研究,而是要把自身的知識傳授給先鋒軍。
他們很難讓人放心,但傳授知識,就算只是一些基礎的知識,也是對先鋒軍的一種推動。這些人以后會在對成人的普通基礎教育中消磨時光,而抽空了這些人才,已經讓日本工業化體系的基石變得單薄起來。
先鋒軍大肆搬運的機器設備,也讓這些基石更加搖搖欲墜。
就算以后日本人會慢慢填滿,但每抽走一塊基石,就會讓日本人復原起來更加困難。
“那臺萬噸水壓機已經裝船。”類似的好消息,李衡幾乎天天發來。
這一次發來的是日本為建造大和號,從德國進口的那臺14n自由鍛水壓機。
為了得到這類重工國寶,先鋒軍準備了兩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