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是武器裝備還兵源素質,荷蘭人更強一些,但爪哇人的優勢是人口多,炮灰多。
這年代爪哇人的一條人命不值錢,就算是一比百的兌子,爪哇人也敢拼一下子,可人口總數不過八百多萬的荷蘭人卻不敢。經過了二戰大饑荒死傷幾十萬人的荷蘭人,實在犧牲不起了。
到了一月底,荷蘭人已經損失了超過千人,可萬隆還有一半控制在爪哇人手中。
于是,荷蘭向英國人求援了。
對于美國人,歐洲人還是很警惕的。僅僅一個殖民地的問題,荷蘭人要求援也只想找英國人,順便也能把英國人拖下水。
前世,對印尼的進攻就是英國人主導的,就連進攻主力也因為荷蘭軍隊一時沒到位,也是英國人。
這一次出了一個先鋒軍,讓英國人有所顧忌,也被提前引爆的印度和其他地方的形勢搞得焦頭爛額,才選擇了先旁觀。此時荷蘭人求援,英國人也沒多猶豫,選擇了直接下場。
英國人也明白,得先擺平了爪哇人,有了個后勤基地的立足點,才能談得上對付先鋒軍。對付先鋒軍,英國人現在或許還不想,但對爪哇人這樣的,吃軟怕硬的英國人就格外擅長。
到了二月初,英荷聯軍已經重新把爪哇人趕出了萬隆,又一路向東,攻占了打橫,逼到日惹國邊境。
按照爪哇國的地圖疆域,早就覆蓋了整個爪哇島以及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等島嶼。但現實中,爪哇國卻只占據了西爪哇,中爪哇基本都被日惹國占據了。
兩國分界線就在傳統的西中爪哇分界處,北邊的直葛和南邊的芝拉扎兩處港口都是屬于日惹國的,荷蘭人的軍艦到了附近巡游,卻一直沒有進攻,但英國人卻不管不顧的開炮轟擊了,首先轟擊了直葛。
要是陪著荷蘭人先穩固西爪哇,還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才會進攻先鋒軍,英國人干脆借機自己來試探。
日惹國有一部分是從中南半島來的佛系移民,眾人皆知,沒有先鋒軍的支持,他們是建不了國的。不說英荷,爪哇人就首先不肯答應。但面對日惹的槍炮,在經過了十幾次大小摩擦后,還是選擇了暫時和平,一致對外。
在爪哇國和英荷大戰時,日惹國選擇了袖手旁觀。雖然知道唇亡齒寒,但日惹國也不想給英荷留下借口,說不定還能靠先鋒軍的幌子免除這場災難。不過,英國人攻來時根本不講理,說開炮就開炮。
日惹國也一直在戒備,但佛系國的武裝力量向來不強,更不用說擋英國人的巨艦大炮了。
再加上眾多帶路黨,直葛一天就被英國人攻下了。
日惹國畢竟是佛系移民們建立的,而移民只是少數,當地眾多的爪哇土著卻很多不信小乘教,也不愿意離家去西爪哇,這使得日惹國內部矛盾重重。就算西爪哇一樣在跟英荷對抗,卻不妨礙一群爪哇人變為帶路黨。
英國人的順利,也讓荷蘭人跟了進來。
日惹國的防線更加脆弱,被兩線突擊的英荷軍隊快速攻破了芝拉扎,快速攻向了三寶壟和日惹。
“日惹又向我們求援了。”葉關一直關注著爪哇島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