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據說日本人通過捕鯨熬過了戰后的饑荒,鯨魚給日本人帶來了大量的蛋白質。在戰后分割船只時,趙易早早就派人勾結了美官團,終于在東聯國建國后不久拖走了大小三十多艘捕鯨船,提前一步展開了捕捉鯨魚的商業行為。
在十八十九世紀,捕鯨是工業尚不發達的美國著名的產業,曾和煙草一樣,都是美國gd五大靠前行業之一。隨著石油的開采應用,才逐漸沒落。先鋒軍對捕鯨還不熟練,美國人對捕鯨卻并不算陌生。
“只要不是像西方世界和日本人那樣大肆捕撈,過渡捕撈,捕鯨業也是可以進行的。我們并不圣母,吃豬肉吃牛肉并不比吃鯨魚更仁慈。”趙易大力推行捕鯨業,
“捕鯨船的運行方式和軍艦差不多,就連轟擊鯨魚也和炮擊敵艦相似,在火炮武器為主的海軍時代,完全可以當做海軍來培訓。捕鯨船追蹤鯨魚,尋找目標的演練,就算在導彈為王的現代戰爭中,也有部分借鑒作用。小日本那么精明,死不肯放手捕鯨,又豈是僅僅一個商業行為日本捕鯨船對各地海域水文的探測也是功勞不小,更不用說捕鯨業也確實利潤豐厚。”
二戰后,不止日本每年捕捉兩萬多只鯨魚,就連西方人也在南極等地大量捕鯨。挪威等國捕捉的鯨魚更多,而且主要是為了鯨油,取了鯨油,其他鯨魚肉等都統統扔掉。
“對于我們華夏人來說,味道還算不錯的鯨魚肉是補充營養的好原料。給東聯國國民以及華夏國內民眾大量肉食,增強我們華夏人的身體素質,總比便宜日本人強多了。”有了東聯國和華夏這些無底洞,多少鯨魚肉都不夠填滿的,有了華夏人的大胃口,以后哪里份額給日本人補充營養
趙易盤算的很清楚,特地把美官團拉攏了進來“就算我們拿不到利潤,也要卡死日本人。”
把大把大把的捕鯨利潤分潤給美官團們是一舉三得的事,一個是拉攏人脈,一個是防英法,一個是防日本人鬧幺蛾子。有了上下軍官團的呼聲,就算麥克阿瑟要給日本人開海禁,也得仔細琢磨琢磨,值不值得得罪那么多人。
日本人嚴重缺糧,又少了捕鯨這個補貼,還被抽去了北海道這個糧食和漁業豐產地,大饑荒恐怕得持續很久,真算下來,距離美國人曾經制定的餓死一千萬的目標也差不多了,這讓李衡這老實孩子總有些不安。
“什么落井下石這叫痛打落水狗。”葉關首先給了他一個白眼球,
“你覺得日本大饑荒是我們的原因就算日本人秋收糧食只有三百萬噸,七千萬日本人平均下來,就算一天一斤糧也能撐到夏糧收獲,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餓死還不是那些上層人物把控了糧食,糧食不平均造成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社會不平等才讓日本早早陷入了大饑荒。就算再多的救濟糧,日本上層也不會放過這個盤剝下層的機會,還是會有大量的人餓死。但愿那些所謂的無辜日本平民自己覺醒吧
聽說,現在日本已經有了幾只赤色武裝,真希望看到紅色日本的樣子啊”
說到糧食,葉關也有點感慨“當初我們直接供應糧食給老蔣,我心里也感覺有些別扭,擔心這是資敵。不過最終得益的還是普通老百姓。況且我們也和寶塔山那邊做糧食生意。老蔣這邊,我們還用糧食換來了幾個不錯的人才,比如說我們的交通部長。也算間接地削弱了老蔣的力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