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路很多地段直接就是簡單的壓實,晴天一片土,雨天一地泥。在東南亞這樣暴雨集中的地區,這樣的公路雖然過不了幾輛汽車,不到一年的時間也先溝溝坎坎,難以行車。彈石路面算是目前的高等級公路了,雖然比土路堅固耐久,但平整度也很差,平時步行往來尚可,在大規模卡車運輸的情況下,遭逢雨季,也很容易造成地基的不均勻沉降,導致路面坑洼不平,且翻修也困難。
在國人眼中,泊油路和混凝土的洋灰路已經算是最高級的路面了。只是這兩者造價都極為高昂,就算是大城市里都沒幾條這樣的公路,更不用說要主干線覆蓋了。
“主干線要確保至少雙向四車道,完成柏油化耗資巨大。”龔繼承對工程費用也很擔心。
先鋒軍對招攬人員有嚴格的查體優待,讓他幸運地躲過了腦溢血的猝死,現在也在為先鋒軍效力。
這年代雙向兩車道才是常態,四車道已經算是豪華,再加上一個柏油化,在很多人眼中已經是奢侈了。
“柏油化公路會讓道路更平整,減少公路和車輛的維護費用。這么一算,投資雖然大,也值了。”李衡笑道。后世的四車道已經是不少鄉村公路的標準了,不過在目前卻被劃為了一級國道。
東聯國的公路等級,也被三人套用了華夏的標準。
目前要整修的公路主要以國道干線為主,標準自然提升到了一級四車道。在沒有六車道和高速公路的情況下,這已經是最高級別了。
“道路要考慮到以后車流量的加大和道路升級,還需要考慮到戰時的補損,標準定的高一點沒有壞處。”趙易三人親自定了這個標準。
別人很難預料到未來公路交通的大發展,趙易三人卻深有體會,在未來要跟上世界汽車工業發展大潮的同時,也需要提前預留出道路的升級發展余地。就現在而言,面對英法可能的轟炸破壞,道路寬一點,更有利于疏通,不至于一個彈坑就長期堵死一條路。
“瀝青的來源已經有了,瀝青混凝土的配比也做好了。”李衡對公路并不擔心。
常年和道路打交道,他不止懂得一些鐵路修建,也了解過公路的修建。
針對東南亞地區的氣候,國內早就幫著東南亞國家制定了相關標準。李衡了解不多,手中沒有詳細的資料,卻知道大致思路。最簡單可行的方式就是試驗。
43年時,李衡就已經率人展開泊油路相關試驗了。
東南亞輕油多,但最早控制的芳縣油料卻粘稠,煉化后的瀝青不少,收復了仁安羌等地的緬甸油田后,煉化的石油瀝青產量更大,在二戰結束后,除了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島上的油田的煉化瀝青來源,還可以直接從中美洲的特多和伊朗等地進口。
尤其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天然瀝青,世界最大的天然瀝青湖已經有了先鋒軍控股的一家公司,還專門有一艘勝利輪來運輸天然瀝青。
瀝青公路容易受高溫影響,但天然瀝青、石油瀝青和混凝土的混合配比卻是現在最好的柏油路配方。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