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軍怎么這么有錢竟然能扛過英國人的打擊。”張嘉傲喝了一口清茶,笑問陳光浦道。
他在華夏國內,也感受到了英國人針對先鋒軍外匯承兌發起的攻擊余波,這一次來到先鋒軍,不由問起了老朋友。
“只是有錢”陳光浦呵呵一笑。
“他們的手段我們也明白,只是沒錢難做呀”張嘉傲嘆了一聲道,“若是像先鋒軍那樣大氣,一下子就搬出了數百噸黃金,就壓住了場子。有錢誰還亂折騰”
英國人還是用出了不少手段,先鋒軍雖然采取外匯管制,卻對于正常的外匯來往卻沒有禁止。
大量的外匯存款賬戶也保留著,畢竟南洋地區對外往來較多,雖然提現支付麻煩一些,但卻也相對寬松,管制要求沒有那么嚴格。
英國人就是從這兩方面下手,盤算了一下先鋒軍的外匯儲備額后,各種手段齊出,先用外匯擠兌,然后帶動本幣擠兌風潮,同時做空先鋒軍難以管制的國家債券。
陸陸續續的先鋒軍已經發行了2億多美元對外的國家債券,這些國債很難管制,大多數都處于自由流通中,這是先鋒軍管制金融中不多可以下手的地方。
法國人就曾對先鋒軍的國債下過手。當初對先鋒軍發動進攻時,那些喜歡玩弄金融手段的巴黎客們趁機就做空過先鋒軍的國債。
可誰也沒料到法國人會敗得那么快,導致法國人損失慘重,反倒是讓先鋒軍趁機廉價收回了六千多萬美元的國債。
這一次沒有戰爭和自然災害的推波助瀾,英國人只是糾集了法國和荷蘭在東南亞的一些資本,加上各地土著人的關系,還是收集齊大量的先鋒軍紙幣,不斷鼓動輿論,先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貨幣擠兌風潮,做空國債只是敲邊鼓,順便撿戰利品的。
先鋒軍的新紙幣和美元掛鉤,匯率沒法操作,外圍市場又被嚴控,只是擠兌賺不到太多錢,還要各項成本,也只能指望在國債市場上賺回來。
一開始,英國人借助輿論倒是掀起了擠兌潮,但浪花剛翻起三尺浪,就被先鋒軍搬出的黃金壓死了。
上百噸金燦燦的黃金太有視覺沖擊力了,先鋒軍一搬出來,立即鎮住了鬧得最亂的新加坡交易場。緊接著曼谷和萬象也有三百多噸黃金亮相,這是最有說服力的反擊。
少了那些盲目跟從者,只英國人能有多少蹦跶勁頭隨后更加嚴格的外匯管控措施讓這么一場貨幣危機只持續了三天就煙消云散,不過留下的巨大波動還是讓業內人士極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