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亂折騰的也有國內的人吧”陳光浦不屑道。
就他所知,就有國內的人了大量的先鋒軍紙幣,想套取外匯和黃金。
張嘉傲長嘆一聲道“那群人眼里只有錢,早就忘了民族和國家了。”
提到國家,陳光浦一下子想到了此時國內愈演愈烈的金融開放舉措,有些人根本不顧國家,只想著自己撈錢。
“子文在國內有些盲目了”他不愿多做點評,只是嘆了一句道。
今年初宋子文宣布放開金融管制,要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卻無視國內經濟和內戰的爆發可能引起的投機行為。
“豎子不相與謀”張嘉傲對這個妹夫沒什么好感,“抗戰結束,國家手中好不容易有了點積蓄,正好整頓民生,發展實業,可這么一弄,怕被他都要敗光光了。”
抗戰結束,華夏不管怎么說也戰對了隊,美國援助貸款還有不少。雖說是貸款,現在卻也是能自由支配。加上抗戰中執行的黃金存款方法,以及對日偽占區的經濟搜刮,讓老蔣可支配的黃金外匯儲備達到了十幾億美元。
這個時候,十幾億美元可是一大筆錢,加上收復了國土,驅逐偽幣后,原來集中在半個華夏的法幣一下子擴大了流通范圍,讓通貨膨脹程度得到了緩解。加上接收了大量日偽財產,收復了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戰爭結束也讓交通變得暢通便利,這個時候如果拿這十幾億美元投入經濟發展,華夏經濟能很快復蘇。
可惜這十幾億美元讓一些人膨脹了起來。老蔣首先想到了有了足夠的軍費,宋子文也想到了依仗這些錢重新洗牌華夏金融。這倆有些自大了,都低估了對手。
內戰都已經爆發了,按理說戰爭期間應該實行金融管制,宋子文卻一力推行自由化,不止金融自由化讓各種投機涌來,就連經濟自由化也讓華夏脆弱的經濟置身于美國龐大的生產過剩陰影之下。
學了美國經濟的宋子文推崇了自由化,卻忽略或者說半忽略了華夏此時的復雜性,以買辦代表的身份提出了刺激進口貿易,主要針對了美國,短短一年內,進口就消耗了國庫近5億美元。
“先鋒軍進口也花了不少錢。但先鋒軍花錢都花在正當處,購買機器和各種原料,可國內都買了什么大量的武器,還有官太太們的香水。”張嘉傲生氣道。
宋子文本打算用黃金和外匯支撐住法幣,盯死和美元的匯率,不讓法幣大幅度貶值。按照買辦的思路來看,法幣匯率上值錢了,才能多購買國外的東西。
對美購買的一些大宗商品,比如機器、糧食、棉花和煤油等,屬于國內正常需求,也不算太過,只是只顧花錢買,卻因為法幣匯率虛升,而導致出口下降,加上二戰結束,內戰又起,出口產品結構不合理,又缺少政府扶持,致使出口大幅度受挫。國庫只出不入,很快就要沒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