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哥,二姐也在這兒。”張嘉鑄躬身輕聲道。
張嘉傲不置與否,只是嗯了一聲。
過了半響,才問向站立不吱聲的張嘉鑄道“你在這邊業務多不多”
張嘉鑄不敢遲疑,立即回道“先鋒軍購買了大量的桐油,數量比較大,我需要在這里盯一下。”
先鋒軍大量以物換物,直接用糧食換來了華夏大量物資。
在國際市場不佳,黃金外匯儲備吃緊,國內急需出口的情況下,時任華夏植物油公司總經理的他親自帶隊來跟先鋒軍商談。
桐油是華夏的傳統出口項目,在合成油漆還沒有大量普及的時代,桐油在很多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東南亞地區潮濕的氣候對油漆需求巨大,就連先鋒軍接收和修理的那一大堆日本戰艦也需要重新刷油防護。
美國積攢了大量的戰時物資需要消化,經濟困頓的歐洲需求銳減,反倒是大力發展的先鋒軍需要大量桐油用于油漆和油墨。
此時世界其他地方,包括東南亞的桐油還很少,質量比起華夏國內的桐油也差了一截,從華夏進口性價比更高。這也是華夏桐油保持傳統優勢所在。
張嘉傲微微點了點頭,靜默了片刻才又道“最近你可以在這東聯國試一試你的黃豆門路,先鋒軍現在正在推行一種什么棕櫚油,你也可以多聯絡一下。”
先鋒軍種植了一部分黃豆,但產量和質量比起黃豆的故鄉華夏差了些,若不是考慮黃豆在缺糧的華夏有時候也能救人一命,趙易他們早就要大量進口了。
先鋒軍的移民來自華夏南北各地,就算是日常飲食中,對黃豆的需求也不少,讓張嘉傲想到了自己這個曾致力于黃豆的多用途開發的八弟。
張嘉鑄眼中一亮,垂首猜測道“四哥,莫非”
“國內亂局已生,先鋒軍這邊機會不少,我們家也應該在這邊多走動一下。”張嘉傲嘆了一口氣道。
華夏那些大家族延續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各有生存之道。很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諸葛亮三兄弟,各伺三方,怎么也能留下一支血脈。
早知狡兔三窟之道,華夏大家族都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賭命。現在華夏戰亂又起,至今另一方勢頭不弱,這不由讓一些家族開始考慮后路的事。
老蔣這邊有人,另一方也可以有人。在這個世界擴大到地球的時代,一些大家族還有出國之路可尋。
國外的繁華更令一些人向外,歐洲被打爛了,還有如日中天的美利堅。就算有些人還記得自己的膚色和民族,現在又有了先鋒軍這樣一個選擇。
張嘉鑄一聽就明白,四哥有讓他在先鋒軍發展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