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工業還是向其他產業轉移了部分人才。修復船只的計劃也延續為五年。
“英法現在后院起火,應接不暇,一時半會兒也顧不上我們。美國人還是站我們這邊,三年內暫時沒有大的海上戰事,把修復消息傳出去就能鼓舞士氣了,不必在意短時間修復,現在彌補一下其他短缺的戰略物資也很重要。”趙易提醒李衡道。
最近三人重新梳理了一下解決事情的優先度。
按照輕重緩急劃分四象限坐標軸,分為了九個等級的優先度。
雖然戰艦修復工作很重要,但不是急需,按此劃分,補齊彈藥庫存和飛機制造優先度要比修復好戰艦高。
葉關說的也不錯,彈藥消耗超出了之前的預計,經過一場戰爭,彈藥消耗已經見底了,急需補齊。
先鋒軍的7.92毫米和9毫米子彈并不少,德國人的二戰存貨被先鋒軍從美國人手中轉淘來很多,都是過億發的儲備,尤其是7.92毫米子彈,加上先鋒軍自產的,儲備數量一度達到了2億發。
先鋒軍的6.66毫米彈也不少,為了主力部隊換裝,三人打出了充足的儲備。
三巨頭最為重視后勤彈藥問題,否則二戰中早早普及沖鋒槍,也不會一直沒發生什么太大的后勤補給問題。
換裝成自動步槍后,原來生產其他規格的步槍子彈生產線已經大部分都改為了新口徑,在開戰前就積攢下了1.5億發的儲備,這還不包括各種訓練損耗的4千萬發。
其他子彈數量也不少,比如接收日本人的6.5毫米和7.7毫米子彈也有7千多萬發,這些日式彈藥和武器重要裝備建設兵團。
還有美式彈藥,因為美國人大量處理戰后物資,靠著和美國人的關系,處理的那些留在太平洋島嶼和東南亞地區的武器彈藥太便宜了,先鋒軍也趁機購進了5千萬發7.62毫米子彈。12.7毫米子彈更是一口氣引進了1.1億發,更多加強向防空火力。
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子彈,先鋒軍戰前儲備子彈數就算除去訓練用彈也超過了7億。這是先鋒軍和英法開戰的底氣。
但戰爭不是戰役,哪怕僅僅持續了三個多月,卻是調動了二百多萬軍隊的規模。
戰事一開,彈藥的消耗就止不住了。
此戰先鋒軍各類傷亡人員剛剛破5萬,比起包括偽軍和印緬軍等在內的英法聯軍傷亡超10萬的數字來算是大勝,而這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彈藥的基礎上的。
7.92毫米機槍子彈一戰就消耗了約1.6億發,加上戰爭期間的補充也只剩下了不足5千萬發。
6.66毫米自動步槍子彈也同樣消耗過億,約1.13億發,加上轉運過程中的滯緩,有不少陣地曾一度告急。
這一段時間先鋒軍一共損耗子彈4億多發。多虧了訓練、剿匪、鎮撫地方消耗的近億發主要是其他規格子彈,軍中還有9毫米的沖鋒槍子彈來消耗,饒是如此兩款主力子彈缺口也大了些,再難支撐同樣烈度的一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