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內不要去開發臨近的油田。”趙易說的這個,葉關和李衡都明白。
先鋒軍十年之內能穩住東南亞的地盤就不錯了,別想著在中東開發出油田還能擋住資本大鱷們的窺探。十年之后,中東海上石油開始大規模開發,這時也依然擋不住帝國流氓們對那片還沒開發海域的窺探。
這十年是先鋒軍拿穩這塊飛地的關鍵時間。
“燈塔一定要造得牢固,平時可以住人,關鍵時候還得當堡壘守護我們這片巴掌大的飛地。”趙易他們早有計劃,“燈塔基礎直接坐落在水下的礁盤上,不要影響露出水面的部分,露出水面部分是寸土寸金。我們這一次匆忙造島,漏洞不少。一定要檢查好,不能留一點現代的痕跡夾雜其中。”
二戰后人類科技越來越發達,對大地和海洋的認識才越來越全面,直到把地球表面探察得一清二楚,再利用發現不知名小島就瞞不了人了。
現在波斯灣還沒有成為世界焦點的這個時間段是難得的機會,雖然陸地上機會不多,不被人重視的海洋上卻可以搶先占下一塊。等以后劃分專屬經濟區時,就可以割下海上油田的一大塊肥肉。
這項造島計劃的保密等級比先鋒軍接收德國潛艇中的那份核原料還要高。
核原料泄露最多被惱羞成怒的美國人搶走,給點懲罰。這樣的造島計劃一旦泄露,整個東聯國和先鋒軍都威信掃地,長期背負起造假者的罵名。
二戰前就開始的這項計劃卻不得不提速,卷進來更多的人,只是因為機會難得。
現在先鋒軍還在和英法談判,在各項利益扯皮完成后就可以簽署正式的和平協議了,而不僅僅只是停戰協議。
領土的糾紛就牽扯其中。
在這場英法、美、華都參與的談判中,趙易打算借機把中東那點小小飛地的主權給確定下來。
談判中,雙方不斷爭執,又各有妥協,一個波斯灣小小島的主權真不算什么。雖然二戰前美英早就知道了中東富含石油,但在美國人擁有世界大半黃金的這個時候,美元還沒有和石油掛鉤,英美的爭奪在陸地上,英國人還不懼波斯灣海面上這么巴掌大的一個小小島。
在他們眼中,巴掌大的地方就算建軍事堡壘都建不起來,何況這里還不是咽喉要地。
英國人最多用這個拿捏一下先鋒軍,而不會真的拖下去。只要這塊飛地獲得了聯合國四大國的認可,這就是大義,以后賺到再多的利益也是合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