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需要有一座煉鋼廠。這么一個超級城市,所需要的鋼鐵是巨大的,需要就地綜合利用。”趙易三人早就確定了支撐大城市發展的八大鋼鐵廠的戰略部署。
現代的每一座大城市都是吞鋼黑洞,工業需求、建筑和道路需求,都是靠鋼鐵支撐起城市的骨架。
在碧差汶附近的新首都還沒有建起來前,相關整體規劃已經開始,以未來的新首都為核心,首批劃定了18座大城市為地方核心。
華人移民的特性使得主要活動地還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更是集中了大量的移民,在未來隨著工業化的進程,大城市更是華人遷移的主要目的地。
先鋒軍特地選出來了18個大陸上的大城市作為重點發展城市。
其中馬六甲海峽選擇了新加坡、吉隆坡、檳城三市。
沒有了后世的國界,城市發展也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比如新加坡,在未來規劃中已經和新山市合并為一,正式名稱統稱為星洲。
隨著城市的擴大化,規劃中的城市也在合并,比如吉隆坡和巴生將合并,檳城和海峽另一端的威省合二為一。
現在雖然先鋒軍沒實力建造跨過檳城海峽的大橋,卻給未來檳城的發展留出了足夠的發展空間。選擇檳城,不止是單單一個檳城,還包括附近的太平、怡保和北邊的亞勞,打破了吉打州、霹靂州和濱州的界限,共同組成了一條城市帶。
加上吉隆坡這一帶的馬來亞錫礦是先鋒軍未來重點發展的工業項目,目前已經組建了國家級的錫礦開采集團,屬于國家第一錫礦開發公司。該公司主要負責馬來西亞東西兩條錫礦帶的錫礦開采和利用。
先鋒軍目前一共組建了單獨核算的三個錫礦開發公司,第二錫礦的范圍主要負責從華夏邊界到緬甸泰國的錫礦開采利用,目前開發程度要遠小于著名的馬來亞錫都。第三錫礦開發公司主要負責原印尼的勿里洞、邦加等錫島,因為安全問題,僅僅還處在零星開發階段,規模最小。
錫礦是馬來亞礦產開采的重中之重,而鐵礦是馬來亞僅次于錫礦的金屬礦產。
目前柔佛州的佩萊卡南鐵礦正在開發中,在吉隆坡附近的鋼鐵廠就是依此建立的。這個時代已經大規模開發的容株巴轄和居鑾加烘鐵礦都在附近,只是發展潛力卻都不大。
整個馬來西亞鐵礦本來就不是很多,李衡手中的資料顯示也只有一億噸左右,還有一部分集中在加里曼丹島上的沙巴州。早已經開發出來的最大的龍運鐵礦還集中在東邊的丁加奴州,其他還有幾處在彭亨,柔佛州的鐵礦石儲量就更少了。
之所以在吉隆坡設鋼鐵廠,主要是考慮到馬來亞西海岸一連串的城市帶,對鋼鐵需求旺盛,同時緊靠馬六甲海峽,可以方便利用海運,利用國內外鐵礦石和煤炭資源。
吉隆坡鋼鐵廠第一期工程已經收尾,預計投產10萬噸,主要供應吉隆坡、新加坡、檳城一線大城市的鋼鐵用量。
別看已經超過了此時華夏的鋼鐵產量,但這點產能還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