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價格也太高了?”接到消息的李衡覺得花這么多錢有些不值,
“我記得二戰前德古士,嗯,現在叫得克薩斯燃料公司,后來被雪佛龍吞并了的那個,現在和雪佛龍一起組建的加德士公司,在中東購買了美孚的一家石油公司的一半股權,就獲得石油勘探權,好像只花了300萬英鎊和1800萬美元,這差不多三千萬美元。這要花20億美元,還不如去多請一些德國專家和技工,推進我們工業化的進程。
在七十年代石油危機前,有這些錢我們還怕缺油?等以后實力強了,扶持那邊部落打得英美低頭,我們還怕缺油?等我們發展起來,直接去那邊海上劃圈子,大力發展海上石油開采,還怕缺油?
現在就花20億美元,真金白銀的20億美金,兩千多噸黃金呀,總感覺有些不值。”
葉關不屑道:“德古士人家那是七姐妹之一。英美自家圈子里的,怎么交易都行。肥水不流外人田,外人根本插不進手去,連蘇俄現在也沒什么好辦法。當然蘇俄也不需要,就算需要也只能玩暴力。我們沒那實力,要進門只能拿錢砸。想進去10億美元才算門檻,才能打動資本金冷酷的心。否則憑什么分杯羹給你?
再說了,那可是大布爾干油田,還有一塊中東的土地。不說那塊土地上其他的石油儲量了,單純我們所謀取的那三千多平方公里就可以把整個700多平方公里的布爾干油田全部覆蓋,足足有一百億噸中輕質石油,還可以直接影響未來的中東局勢,這樣的投資怎么算虧?”
“沒有實力保住,這些錢就是扔進去喂狼,還拖累我們的發展。”現在國內發展到處需要錢,這20億哪怕是貸款,分年抽取也足以影響國內經濟的發展。
去年東聯國正常的財政收入還不足10億美元,靠貸款、債券以及管制外匯以及二戰紅利才支撐起來工業基礎的快速發展。
對英法作戰,又欠了一屁股債,雖然今年經濟能好轉一些,但還債壓力太大。
二戰時候的美債已經還了一部分,卻又借了更多的美國貸款,目前總額已經達到了33億多美元。英法那邊還有6億多美元的貸款和債券,主要是那些未還清的不動產收購款項,今年加里曼丹油田的收購又需要添加一筆。
發行的包括戰爭債券在內的國際債券金額約8億美元。
國內和華夏支持先鋒軍的債券和其他款項總數也有11億美元。
平均下來,各種貸款債券利率平均得5.13%,大頭的美國貸款有4厘的,也有5厘的,而國際債券不同于美國發行的利率3厘多的戰爭債券等國內債券,需要超過5厘,才能吸引別人的購買。
這個時代美元可是一直和黃金掛鉤,不同于后世不斷通貨膨脹貶值而不得不提高的貸款利率,這樣的利率已經不低了。
不同于可以超過10厘的民間的高利貸,國家級的巨大金額平時很難獲得高收益,沒那么大的池子可以容納這些巨量資金的體量,和平時期5厘的利息已經算不錯的收益了,這樣才更容易讓美國人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