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蘇俄還是委內瑞拉,扛著石油高成本的包袱,一旦石油價格低了,就很容易被高油價時代養成的高消費和高投入規模給壓趴下。
在后世沙特等中東石油成本只有幾美元的時代,成本三四十美元的委內瑞拉最先在低油價前倒下,成本一二十美元的蘇俄也是這樣被手握中東石油大棒的美國給擠兌死的。
現在委內瑞拉還有大量易開采的輕質原油,成本雖然比中東石油高一些,但距離美國卻更近。
航運成本和時間成本制約著最后的總成本,綜合成本算下來,可近距離運輸的委內瑞拉石油足以讓美國石油巨頭們動心,減緩中東這邊的開發力度。
就算被巨鱷們盯上也不要緊,被動聯合開發也好,甩賣也罷,都有利于黑金能源公司的成長。
“米納斯油田也可以放量擴大生產了。”趙易敲了敲額頭,沉吟片刻道。
先鋒軍擋不住日本在蘇門答臘島的石油勘探開發。那里是戰前西方石油公司尋找石油的焦點之一,也是美國在二戰掌控的重點,輪不到先鋒軍去插手。結果和原來一樣,44年日本人還是順利找到了米納斯油田,只是勘探較少,被外界低估。
日本投降,西方石油公司涌入,黑金能源公司提前一步進來,在和美國海軍掛鉤后,最先搶到了這塊肥肉。
先鋒軍暗中扶持的土著流亡勢力占據了這塊地盤,拿到了米納斯20%的股權,用于招攬更多移民。
米納斯油田30%的股權已經足以美國海軍和黑金連成利益共同體,也得以讓黑金公司順利擠進中東去。
先鋒軍也是明面上拿到了米納斯的20%的股份,才多了條插手中東的理由,也解釋了黑金公司和先鋒軍的一些密切關系。
如今米納斯油田的利益鏈條已經穩固,在先鋒軍和美海軍的共同插手下,足以擋住大鱷們的窺視。
“嗯,近9億噸的巨型油田,任誰都要考慮我們的分量。”葉關點了點頭。
米納斯現在雖然才試采,產量已經超過了3萬多噸,優先供應先鋒軍。連接米納斯,跨越馬六甲海峽到東聯國的石油管道正在規劃中,擴大產量后,出口東聯國更方便。
按照現在的工業規模,英美估計這足夠先鋒軍用一百年。
這意味著先鋒軍不必舍近求遠,非得在拿下布爾干油田不可。
“我們沒有需求,也照樣可以扔甜棗。對英美透漏一下,我們可以接受每年一千萬噸石油的供應。這塊肥肉哪方更有誠意,就歸哪方大頭。”趙易再拋出一條壓價方案。
這條李衡也贊同:“嗯,我們不怕他們給油多。這年代油不怕多,雖然我們加工處理石油能力才提升到了30萬噸,但不妨礙我們拿石油直接當燃料。東南亞這邊缺燃料,石油發電方案也不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