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美國人在蘇門答臘島開出了一個大油田?”印巴已經分治,蒙巴頓暫時輕松了許多。
“是的,是一家叫黑金能源的石油公司,開發的米納斯油田據說儲量可能超過二十億桶。”英國人在東南亞的情報并沒有拉下,何況這樣的大事。
“確切嗎?”蒙巴頓還是問了一句。
“根據我們獲得的日本人的勘探資料和日本人的推斷,這個數據應該是準確的。”
當初日本人留下的資料中,已經埋著雷。這里日本人是得不到了,卻可以故意散布出了資料,引各方勢力的爭端,好禍水西引。
他們留下的資料也不算夸大,只有2億多噸。黑金能源公布出來3億噸還是很正常的。
“我們還是晚了一步。”蒙巴頓長嘆一聲。
蘇門答臘島的石油一直都是英荷要發展的重點,但美國人卻搶先一步占去了。
這里可不是先鋒軍的勢力,可以扯皮打壓,美國人已經直接出手了。而英荷找到日本人的情報時,已經有些晚了。雖然拿回了戰前開發的油田,卻低估了這一處,一對美國人妥協,就意味著徹底失去了。
這兩年已經讓蒙巴頓看清楚了,想從美國人手中奪食,希望已經很渺茫了。更何況他早知道那個油田背后有美軍方插手其中。
“唉,二十億桶。”他再嘆一聲。
若是和當地土著聯合,還能和美國人掰一掰手腕。可蘇門答臘島上的土著扶不起來,明眼人都明白臨近的先鋒軍更能影響那里的局勢。有先鋒軍和美國人聯合,英國人就算拉上荷蘭人,也難以賺到便宜。
“可惜,先鋒軍只占了20%的份額。”蒙巴頓再嘆。
這部分市值估計也就在四五億美元左右,再減去各項成本,每年賺到的利潤就沒那么吸引人了,至少不值得冒風險和先鋒軍再開戰。
一場戰爭下來,十幾億美元都不一定剎住腳。若是為整個油田開戰還差不多。
“米納斯油田上個月產量據說是220萬桶,80%供應向了先鋒軍。”這樣的消息都擺在明處,很容易被英國人得到。
“這些石油已經足夠先鋒軍使用了。”蒙巴頓不禁皺起了眉頭,中東那邊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先鋒軍葫蘆里賣的什么藥讓他猜不透。
米納斯油田聽說還在擴產,今年下來至少能有二百萬噸石油供應先鋒軍,婆羅洲那邊也至少有150萬噸可以供應給先鋒軍,據說先鋒軍和美國簽訂的合約中,每年也是至少100萬噸的各類油料,先鋒軍能消耗這些嗎?還需要一個中東巨型油田?
“先鋒軍那邊能源供應情況怎么樣?”蒙巴頓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