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人數最多,自然科學院相對少一些。當然,社會科學院的人數最少。”在大致估算了一下后,李衡把院士評選的推算結果報給了趙易,“社科院的人還不到十人,是不是有些偏少了?”
趙易不由笑著打趣道:“你不是一向推崇理工科為主嗎?文科少了還不高興?”
“可這一次是院士評選,社科院才個位數,有些鬧笑話了。”負責此次科學院院士評選相關工作的李衡有些尷尬道。
“個位數又怎么了?有多少合格的就評選多少院士,我們不弄虛作假。”趙易唏噓道,“我們三個人都不是什么天賦政治高手,很難在這錯綜復雜的國內政治環境中和國際大氣候中保持永遠的正確。我們唯一能堅持的就是以誠待人,以真待民。把握住實事求是的原則,不忽悠人,不夸大,不貶低,讓占多數的人民來幫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才是我們的立足之本。
笑話怕什么?這就是真實的情況。
我們一直以來都是注重理工,請來的文化方面的專家就偏少。華夏那邊文化人雖多,但還不是請他們來的時候。有些人架子大著呢,請也請不了來。”
先鋒軍現在有很大的缺陷,就是思想理論體系,甚至還不及老蔣那邊的三民主義體系完備。
三巨頭也有相對完備的體系,但這都是建立在后世一些理論基礎上的,有些帶著明顯的紅色風格,眼下還抱著美國人的大腿,顯然不適合拋出來。
幸好先鋒軍外有強敵,內需立足,依托的華人尚還團結,用民族的名義就能收攏人心,采取軍管也沒多少人反對。
很多人也理解軍政的階段,但不表示有些人肯安穩。總有人想找茬,以此邀名。
三巨頭對這樣的人謝敬不敏,加上先鋒軍此時漏洞尚多,大張旗鼓推動社科文化,簡直就是給自己找麻煩。無論是李衡還是葉關,干脆在邀請各方專家時,對那些激揚江山的文人墨客們一般都是客套幾句,然后敬而遠之。
有些人是成事不足,壞事有余。
三巨頭不希望在大力發展的階段,陷入一些扯皮式的內訌。即便三人見多了后世網上的噴人花樣,但這是現實,那些知名人物比大v們更容易帶亂節奏。
適當的控制,遠離他們,擱置那些紛擾,才能踏踏實實的去做事。
這一向是李衡極力主張的,現在他卻嘆了一口氣道:“還是再添兩個人,十來個總算還能撐起社科院的架子。就像你說的那樣,文理之道,平衡才是關鍵,不能偏廢。我們以后也確實需要社科知識完善我們的思想領域,避免西方思想的侵蝕。”
現在外界的英法危機已經逐漸平息,內部的一些壓下的矛盾就逐漸浮上水面。不說別的,單單科技界土洋之爭就隨著院士的評選鬧得沸沸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