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東聯國大部分地區新的雨季期正在逼近,那場干季期里席卷全國的血雨腥風卻已經遠離了。
就算發生了很多變化,秩序又恢復了正常的平靜。
平靜下,一樣徘徊著洶涌的暗流,時不時掀起一場影響東聯國巨輪走向的波濤。
此時一朵浪花泛起的漣漪就在四處回蕩著:“先鋒軍三個首腦都到場了?”
在萬象到川壙高原的寬軌鐵路在調試運行后,正式通車了。三巨頭親臨萬象始發點剪裁,這在動蕩剛結束的當下,略顯特殊。
平時三巨頭就輕易不會外邊聚在一起,以免出現意外,總要有一個人留在權力核心坐鎮。此時剛得罪了一大幫人,包括滲透能力強的蘇俄,還有想渾水摸魚的英法等,使得三巨頭遭遇刺殺的幾率更高,此時三人一起出動只是參加一條鐵路的貫通,真的格外特別,引來了各方勢力的關注。
三巨頭現在關注的重點還在萬象始發站的那處寬軌上。
干季時候的搶修,即便是春節也沒有停歇,東聯國第一條寬軌鐵路終于在三月初全線123公里全部完成,比到烏隆的實驗鐵路延長線建成還早。
當初選擇實驗鐵路時,很多人是希望選擇萬象到川壙高原這條線的,畢竟萬象鋼鐵工業帶基本都在這一代。
有一段要跨上川壙高原,穿山越嶺,還需要實驗寬軌,風險太大,李衡選擇了由易到難,逐漸推進,把第一條實驗線路放在了通往烏隆的平原上。萬象到川壙的交通主要依靠了南俄河的水運和新修建的米軌鐵路。
在二戰時期就開始利用現有資源建造這里的米軌鐵路,用于運輸工業帶的礦石和工業產品。戰后更是修建了復線,并加大了南俄河的航運,但依舊低估了工業帶對交通的需求,時常告急。三巨頭緊急調整,加大了對這條線路的投入,竟然比到烏隆的鐵路線還要提前一個多月完成。
“這就是我們研制的新機車。不一樣的火車頭,采用蒸汽輪機和柴油機的組合方式,總功率已經上萬馬力。”李衡指了指鐵軌上停著的那輛列車車頭自豪道。
“蒸汽輪機?”葉關嘖嘖有聲,“靠譜不?”
后世的蒸汽輪機機車極少,整個系統比普通蒸汽機復雜,當柴油機逐漸成熟后,經濟性上也競爭不過,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線。
“確實不怎么靠譜。”李衡實話實說道,“減速齒輪加工麻煩,成本極高。低速效率低,所以我采用了電傳動,只是故障比較多。不過,蒸汽輪機高速性能很好,關鍵是功率夠大,效率也高,更重要的是可以燒重油。”
最后一點才是李衡想要開發蒸汽輪機動力的一個原因。
東聯國現在發現的煤炭資源并不多,沿海地區和河運便利的地方用煤炭方便,就算進口煤炭也合適,但這些地區本來就水運發達,其他不適合的地區布置蒸汽機的煤炭補給點就麻煩一些。蒸汽機更是在逐漸被淘汰,現在除了蒸汽動力和電廠,先鋒軍未來并不打算多發展普通的蒸汽機。
未來的機車動力趨勢還是柴油機和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