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軍的絲綢生意興盛得超出了其他人的想象。
葉關卻不以為然:“為什么不興盛?現在需求是少了,但供應的數量也少了。僅僅一個美國市場就能養肥我們。美國的絲綢廠太少,歐洲絲綢廠缺少原料,華夏和日本絲綢廠還沒有恢復過來,我們不說獨家買賣,但至少占盡了數量上的優勢。我們三個腦子里那些未來的經典靈感,難道還比不上那些所謂的歐洲設計師?何況我們還邀請了三十多名更了解西方的法國和意大利設計師來幫著設計圖案和款式,事實證明它們是很受歡迎的。”
為了打開銷路,連李衡這個技術宅也苦死了一天,根據回憶畫出了以前見識過的絲綢圖案和款式。
各地旅游市場有,他老婆還買過不止一件的絲綢衣服和頭巾。或許和現代的審美觀點有點差別,但經典就是經典。
趙易也加入其中。
他的旅游公司也會銷售部分這樣的特產,總歸有點見識。
這些新奇的產品很受財大氣粗的美國人的歡迎。
這兩年先鋒軍緊抱美國大腿,美國國內也宣傳和先鋒軍的友誼,也體現在了先鋒軍的商品銷售上比較容易被美國人接受。尤其是美國人暫時沒太多選擇的情況下,只要先鋒軍肯讓出部分商品利益,就有美國人愿意為先鋒軍放開原來的絲綢銷售通道。
美國人無所謂誰生產的絲綢,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在,就愿意當帶路黨。
這才是先鋒軍的絲綢類生意能很快火爆的主要原因。這也使得先鋒軍絲綢在這一次銷售中,即便絲綢價格高升,也一共才獲得了不足一億美元的收益。
“咱們讓利太多了。若是引得美國人更加貪婪,以后我們的絲綢行業可就只會給美國人白打工了。”李衡對這樣的分配有些不滿。
白打工倒算不上,借著這兩年絲綢類產量不足而價格急劇攀升,銷售額足夠回本了,還有不錯的利潤,只是談不上太多的暴利。正常銷售,翻倍都不成問題。
“打通銷售通道,打點關系,哪個不需要錢?真要借機把品牌推出去,占領中高檔絲綢市場,就算不賺錢也值了。”葉關并不看重蠶絲類市場,他看重的是華夏絲綢還沒有完全沒落前的招牌。
未來大量絲綢類低端產品會被后來居上的華夏、日本、印度等瓜分,高端成品類會被歐洲把持。先鋒軍沒有足夠的人力去發展蠶絲行業,唯有發揮技術和品牌優勢,趁著歐洲、日本的優勢還沒有確立,及早把品牌豎起來,以后就可以細水長流的賺取暴利了,順便還能和以后的華夏互補互利。
“是不能太依靠美國人。”趙易也提醒了一句。
先鋒軍能抱緊美國人大腿,其實是新王登基的美國和英法爭斗的需要。美國人需要先鋒軍幫著他們滲透東南亞,這里大把的利益正從英法手中被美國人奪走,但趙易不希望以虎驅狼后,先鋒軍還沒獲得自保能力,很快就得面對更強大的美國這個敵人。
英法的威脅已經越來越小,這些更容易妥協的存在反而有利于保障先鋒軍的發展。
美國人在絲綢業方面是弱項,但為了擠對英法,他們還是用市場和資源支持先鋒軍一把。他們也自知自己在這方面的弱勢,并沒有摻和太多,趙易才不反對葉關在這方面和美國人的合作,但其他方面的合作,就需要注意了。
先鋒軍獲取巨額貸款的背后是橡膠行業大量被抵押給美國人的結果,就算先鋒軍不抵押,號稱汽車帝國的美國人一樣會伸手,確保橡膠這個戰略物資被自己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