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今天醬板鴨做不出來,建國老臉一紅,二話不說就開車買了二十只鴨子過來。
估計是為了表示歉意,他還殷勤的幫曹坤把鴨子宰殺好。
曹坤也沒占他便宜,讓建國把接到盆兒里的鴨血全端走了。
徐拙吃了早飯后,就來到鹵品部那邊,準備做湖南醬板鴨。
不過在做之前,首先得把鴨子放在案板上壓平壓扁,直至讓整只鴨子變成一塊板子才行。
這,就是醬板鴨中“板”字的由來。
做醬板鴨有個前提,就是在宰殺取內臟的時候,要從鴨背下刀,這樣肥厚的鴨胸脯就能形成完整的一塊,方便壓制。
也就是說,只有開背鴨才能做醬板鴨。
在壓之前,得先把鴨子清洗兩遍,盡量把淤血給清洗出來。
另外鴨子背部開背不徹底的,也得用刀子重新切一下。
全部弄好后,剁掉鴨掌,把鴨子背部撐開按在案板上,鴨脖子順著身體自然彎曲下來,然后壓上一塊木板,上面放上重物。
這樣就能把鴨子的肋骨和胸前的人字骨給壓扁,使得鴨肉形成一個橢圓形的圓盤。
壓好的鴨子不僅賣相好看,也更方便腌制。
而且這樣壓制過后,在之后的烤制時候也更加節省空間,提高烤爐的使用效率。
不過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壓制可以讓鴨肉的肉質更加緊實,口感更加勁道,同時這樣壓制也能破壞鴨肉中的脂肪組織,使得鴨肉在制作的過程中,油脂能夠更方便的滲出。
好吃的醬板鴨具有具有醇香可口,色香俱全,低脂不膩,回味無窮,食用方便等特點,而這里的低脂不膩,就是因為在制作的過程中,讓鴨油滲出去的原因。
把鴨子一個個放在案板上壓上之后,徐拙開始準備腌制板鴨的醬料。
他拿來一個比較大一點的盆,依次往里面放入姜片、蔥段、花椒、八角、干紅辣椒、食鹽、白酒、冰糖,然后倒入半盆涼白開。
用勺子把所有的料全都攪開,讓腌料在盆里先浸泡兩個小時,把香料的味道浸泡出來,使其滲入到水中。
兩小時后,鴨子也已經被壓得差不多了。
徐拙把這些已經壓扁的鴨子依次放入盆里進行浸泡腌制。
醬板鴨好不好吃,關鍵在于腌制這一步。
腌制的時間要足夠長,這樣味道才能順利滲入到鴨肉中,做出來的醬板鴨才好吃。
不過腌制的時間也不能太長,免得味道過重或者鴨肉腐爛變質。
其實系統給的做法中,這腌料里還包含有防止鴨肉變質的硝酸鹽,這玩意兒是國家允許使用的發色劑,但是毒性太大,所以徐拙沒用。
開店做生意,好不好吃都是次要的,安全才是第一位。
不能為了美味就胡亂使用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這既是對顧客的不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所以一定要慎重。
至于腌制時間的具體長短,要根據季節的不同酌情調整。
比如夏天,溫度高,所以一般一天一夜就行。
而冬天溫度低,一般需要兩到三天,至于春秋天,基本上兩天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