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粽子里加入干蝦仁,能夠讓粽子鮮味兒更濃郁,味道也更加豐富。
蝦仁泡好后,徐拙又把準備好的那塊五花肉切成手指大小的肉丁,然后放入蔥姜生抽料酒進行腌制。
五花肉不能腌制太早,不然味道容易咸。
做之前腌上就行,因為裝填到雞肚子里之后,五花肉其實也在繼續腌制中。
吃過早飯后,所有食材都已經準備好,該泡的已經泡好,該腌的也已經腌透,可以包粽子了。
不過在包之前,首先要把糯米調一下味兒。
這道美食屬于咸粽的一種,所以用的糯米,要先調成微微發咸的味道,這樣做出來的粽子才更好吃。
當然了,假如在腌制雞肉的時候多放點鹽,這會兒就不用再給糯米調味兒了,因為雞肉的咸味兒會浸到糯米中。
但那樣的話,雞肉會很咸,變得不好吃。
所以昨天腌制的時候,徐拙沒放鹽,只放了一些生抽,這樣能夠讓雞肉味道不會過咸。
但副作用就是糯米會變得沒味,所以這會兒要給糯米調一下味兒。
把泡好的糯米控干水倒進一個盆里,里面撒入一些食鹽和五香粉,淋一些生抽,然后再倒入一大勺花生油。
攪拌均勻后,糯米的調味兒就結束了。
做這一步的時候,鹽和生抽稍稍放一點就行,不需要放太多,免得味道過重,影響口感。
至于為什么要放食用油,主要是為了給糯米增加那種油潤的口感,這樣能夠使得做出來的粽子吃起來糯而不黏,非常美味。
這一步做好后,徐拙就把兩只腌制好的大公雞拿過來,開始往雞肚子里填準備好的餡料。
腌好的五花肉、切成丁的臘肉和香腸、泡發好的花生米和干蝦仁、剝了殼的板栗以及徐拙專門買的咸鴨蛋黃,全都配著糯米塞進了雞肚子里。
一直把兩只雞肚子全都填滿,徐拙這才停下了手中的活兒。
這一步做完后,就到了真正包粽子的環節了。
包粽子幾乎人人都會,用粽葉把糯米包起來然后纏上線就行了嘛。
但是這么大的粽子想要包好,還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首先就是鋪粽葉。
粽子太大,需要很多張粽葉才能包起來,而且粽葉之間要層層疊疊的相互交織,不能有任何縫隙。
不然做出來的粽子就算失敗產品,沒法下鍋煮制。
這就涉及到粽葉的排列組合問題了。
徐拙首先在工作臺上放三根麻繩,每根麻繩之間間距十公分。
然后他拿著粽葉,開始往麻繩上擺放。
這一步需要兩個人操作,徐拙把手沒法干活兒的郭興旺喊來幫忙。
兩人隔著工作臺相對站立,每人都拿著一把粽葉,在徐拙的指點下,郭興旺拿著粽葉的葉柄部位,把粽葉橫放在了麻繩上。
徐拙在這邊也拿著粽葉的葉柄部位,把粽葉放在郭興旺那片粽葉上,不過沒有全部疊放在上面,而是稍稍錯了半片葉子。
只壓了一半的粽葉。
接著郭興旺再拿一片粽葉,放在徐拙這片粽葉上,跟剛剛一樣,也是壓住一半,留下另一半。
就這樣粽葉相互交錯擺放在工作臺上,一直擺了六十厘米寬。
不過粽子這么大,還要在鍋里煮十二個小時,兩層粽葉顯然是不夠的,所以徐拙又重新擺放了兩遍,整整鋪了六層粽葉。
鋪好粽葉,就該往上放做粽子的料了。
郭興旺看著這粽葉,在旁邊提了個問題“徐拙,你說這大粽子跟叫花雞,到底是誰模仿誰啊”
徐拙哪懂這些,不過作為老板,自然不能說不知道。
哪怕強行解釋呢,也得拼湊出個答案來。
他笑著說道“人家都說天下文章一大抄,其實咱們烹飪行業也都是這樣,相互借鑒相互模仿,誰知道到底哪個在前哪個在后反正好吃就行了唄。”,,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