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燒鴨是一道非常繁瑣的菜品,所以想要在午飯的時候吃,這會兒差不多就該下手制作了。
老爺子跟著徐拙來到廚房,抱著膀子看他操作。
在老爺子的印象中,徐拙應該不會做這道菜的,所以他等著徐拙出錯的時候準備指點兩下。
徐拙則是老老實實的按照系統的教程開始制作。
c級技能,再加上老爺子在旁邊掠陣,哪怕閉著眼睛都不會出錯。
所以徐拙很放松。
鍋燒鴨這道菜所用到的配料不多,除了鴨子之外,剩下的就是各種香料以及蔥姜之類的了。
另外在炸的時候要用到酥糊,也就是雞蛋面粉淀粉攪成的面糊。
對于徐拙來說,配料什么的都很簡單。
這道菜的難點在于步驟上的繁瑣。
就拿現在來說,被店家已經宰殺好的鴨子,徐拙還得重新收拾一下。
不僅要把鴨掌、翅尖、鴨頭以及鴨屁股剁掉,而且還要把鴨身上的那些沒有清理干凈的絨毛給揪出來。
等這些處理完之后,還得給鴨子脫骨。
之所以有這么一個步驟,主要是為了方便剔肉。
鍋燒鴨在蒸好之后,是要把鴨肉一點點剔出來的,不留一點骨頭。
為了能夠節省制作的時間,也為了讓鴨子盡快熟成,所以最好提前給鴨子脫骨。
沒有骨頭在里面,不僅節省烹制的時間,而且也方便蒸制之后的操作。
給鴨子脫骨相對于布袋雞來說就簡單了,因為鴨子是開膛的,而且鴨屁股鴨頭都不在,可以隨意脫骨,不用考慮鴨身的完整性。
徐拙拿著菜刀,三下五去二就把鴨子身上的骨頭全都抽了出來。
本來嘛,鴨子身上的骨頭也不多,出了跟頸骨連在一起的脊椎骨以及肋骨之外,剩下的就是鴨翅骨與鴨腿骨了。
這些一旦抽出來,整個鴨子就變成了一團可以隨意揉捏的肉。
剔骨完畢后,徐拙把鴨肉放進清水中浸泡,去除一下血水。
老爺子對徐拙脫骨的手藝并不懷疑,畢竟連布袋雞都能做出來,給鴨子脫骨又算得了什么呢
浸泡二十分鐘后,徐拙燒了一鍋水,里面放入蔥段姜片以及白酒。
把浸泡好的鴨子冷水下鍋焯水。
焯水這一步對鴨子來說很重要,因為鴨肉腥臊味兒重,不焯水或者焯水不徹底的話,這種腥臊味兒會留在肉中。
為了讓這些異味散去,在焯水的時候要多放一些白酒,利用白酒的揮發性,讓肉中的異味跟著散去。
水開后,徐拙拿著一個勺子,熟練的從鍋里開始撇浮沫。
等浮沫撇干凈后,徐拙用漏勺小心的把鍋里的鴨子撈出來。
這時候他才把火關掉。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焯水的過程中,假如浮沫還沒撇趕緊就關火,或者鴨子沒撈出來就關火,很容易使得浮沫沾到鴨肉上。
這些浮沫是鴨子體內的雜質,比如血液什么的,腥味兒較重,所以要盡量避開。
鴨子撈出后放在一邊,徐拙則是快速把鍋里的水倒掉,再清洗干凈,然后準備熬鹵湯。
做這道菜,鴨子是需要用鹵湯鹵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