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酥片弄好后,郭興旺用手小心托起來,放在了面片上。
做完這一步之后,開始對折。
把面片上下左右四個邊全部往中間對折,讓面片把里面的油酥完全包裹起來。
“大家在做這一步的時候一定要把油酥包好,燒餅起層起酥全靠這些油酥,一旦漏出來或者流出來,就會影響最終的成品。”
說完后,他拿著搟面杖小心的把折起來的面團重新搟成一個長條。
做這一步的時候,郭興旺非常小心,因為稍微用力過猛,就有可能使得面皮中包著的油酥涌出來。
等他好不容易把面片重新搟成一個長條形的面片之后,便又將面片向中間折起來。
下半部分折到中間,再把上半部分蓋在上面。
這樣對折再對折,讓面片再次變成一個厚厚的四方形厚片。
接著再用搟面杖把這個面片搟開,盡可能的把面片搟薄搟大一些。
這樣來回折騰,其實就是利用油酥不會讓面片沾在一起的特性,使得薄薄的面片其實有很多分層。
這些分層,就是黃山燒餅起層起酥的秘密所在。
其實不光黃山燒餅,點心鋪那些又小又厚的酥餅,全都是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
郭興旺把面片搟好之后,然后小心的從一頭卷起。
這一步他做得很慢,因為不能把空氣卷進去,免得做出來的燒餅外皮會爆開。
把面片卷成一個卷之后,郭興旺再揉搓兩下,然后用手,把這個長條用手揪成一個個小劑子。
這一步一定要用手,這樣揪出來的面劑才更好用。
面劑不用太大,比餃子用面稍微多點就行,太大的話不好烤制。
當然也不能小了,太小的話不好包。
用搟面杖把面劑子搟成中間厚四周薄的厚面片,放在手心里托著,用勺子小心的往里面填入已經徹底晾涼的梅干菜餡料。
其實這一步跟包湯圓很相似,也是搟成后面,把餡料填進去之后,再小心的收起四邊把餡料包起來,盡量不留空氣在里面。
包好之后,把餅口朝下,然后放在案板上,用搟面杖輕輕按壓成厚厚的圓形小餅。
接著,他把這個圓形小餅放在一個干凈的盤子里,用刷子刷上一層溫水化開的麥芽糖水。
兩面都要刷,刷完之后再撒上一些生白芝麻。
在表面刷麥芽糖的原因,是為了讓烤出來的顏色更漂亮,而且油亮反光,看上去跟蟹殼很相似。
這也是黃山燒餅最顯著的特征。
做完這些之后,郭興旺把一張張的烘焙紙整齊的放在烤盤里,然后將刷好麥芽糖粘上芝麻的圓形小餅放進去,這餅算是只剩下最后一步了。
他把所有小餅全都做好后,先放在烤盤中二次醒發,趁著這個功夫,他打開烤箱開始預熱,準備烤制
今天下雨,把原本定在晚上的散步改成了中午,這一改把碼字的節奏給打亂了,更新晚了,不好意思哈。,,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