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還有這一說啊。
徐拙雖然吃過松鼠鱖魚,但因為總覺得松鼠頭的造型是魚頭做出來的,覺得沒多少肉,所以根本就沒碰過,每次都是撿著魚身上的肉吃。
卻沒想到,這里面還有這么多門道。
果然術業有專攻,不做菜根本不知道菜品里面的秘密。
鄭光耀放下菜刀,用手把鱖魚肚子里的內臟掏出來,這一步要注意,不能把鱖魚的苦膽抓破,不然整條魚就廢了。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知道魚的苦膽破了用小蘇打就能洗掉,但是用小蘇打洗魚肉的時候,會破壞掉魚肉中的鮮味物質,使得魚肉不管口感還是味道,都會大大折扣。
鄭光耀不用擔心這點,畢竟殺魚太有經驗,剖魚肚的時候就很小心,只用刀鋒把魚肚劃開,但是刀刃卻沒有切進去。
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保持內臟的完整性,減少內臟在魚肚子里破裂的幾率。
把內臟掏出來之后,鄭光耀再次拿起菜刀,把魚再次平放在菜板上,先找到胸鰭,然后從胸鰭的后方入刀向前斜切,一直切到魚的頭骨和脊骨連接處才停下。
接著他把魚翻個面,將另一面也這樣切,使得兩個胸鰭跟魚頭連在一起,不過因為是斜刀向前切的,所以大部分魚肉全都留了下來。
切好之后,殺魚的步驟才算是結束。
徐拙幫鄭光耀將眼上蒙著的毛巾解下來,由衷的說道“鄭爺爺你的手藝可真棒,蒙著眼比我睜著眼做得都好都麻利,寶刀未老啊。”
鄭光耀爽朗的笑了兩聲,他一邊洗手一邊說道“這不算什么,我們幾個都能做到這一步,只不過他們不屑于炫耀罷了。”
幾位后輩的吹捧讓鄭光耀很高興,所以不知不覺就說了實話。
這種刀工技巧性不是很高,只要經驗足夠,誰都能做到,并不是什么獨門手藝,所以沒什么好炫耀的。
但盡管如此,鄭光耀以將近八十的高齡做到這一步,已經算是非常厲害了。
他洗了洗手,然后把魚身和魚頭也清洗一下,開始進行改刀。
首先是魚身,這是松鼠鱖魚這道菜中,松鼠身體的部位,要把一條魚做成松鼠身體的樣子,首先要做的就是脫骨。
在做魚的菜品種,脫骨的步驟非常常見,比如說沸騰魚、水煮魚,全都是先脫骨再切片改刀完成的。
這道松鼠鱖魚其實也是如此,不過不同的是,這道菜脫骨的時候,要求肉要連在一起。
具體的做法就是,從魚身的前面平著下刀,刀口貼著魚的脊骨向后切,一直切到魚尾的部位,然后停下來。
這一步不能切到頭,要讓魚尾部位連在一起。
切到魚尾部位的時候,鄭光耀停下來把魚翻面,然后把另一邊也切到魚尾的部位。
接著,他將魚的脊骨從魚尾的部位砍斷扔掉,然后將魚肉翻過來,把魚的肋刺也片下來扔掉。
這樣就得到了兩塊完全沒有魚刺的魚肉。
做到這一步之后,就可以對魚身進行改刀了,把魚的身體做成松鼠的身體。
這是松鼠鱖魚這道菜中難度最高的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到底最做成松鼠鱖魚還是松鼠跪魚,全在接下來的改刀上面。,,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