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軒做好一個之后,徐拙閑著沒事也下手幫忙了,要說高難度的菜品,徐拙或許還真做不來,但是這樣的操作對徐拙來說,簡直跟喝涼水一樣。
兩人一塊兒動手,很快就把所有的苦瓜都填滿了肉餡。
弄好這些之后,季文軒把剛剛焯水的鍋洗刷一下,開始準備制作。
鍋燒熱,然后放入一勺花生油滑鍋。
滑鍋過后把熱油倒出來,重新把鍋燒熱,再次放入冷油滑鍋。
這樣反復三次之后,季文軒才往鍋里加了半炒勺花生油,燒熱后把鍋端離到一邊,然后開始往里面放釀好的苦瓜。
“小拙,這一步要注意啊,千萬不能把炒鍋放在灶上,這樣鍋里的熱量太高,苦瓜還沒放完有可能就煎糊了,要先放在一邊,然后把苦瓜一個一個豎著放入鍋里。”
全部放進去之后,季文軒把灶上的火調成小火,然后端著鍋緩緩轉動,鍋里的苦瓜也隨即開始滑動起來。
他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讓鍋里的苦瓜受熱均勻,同時也能讓鍋底的那些花生油,均勻的沾到每一個苦瓜上面。
這就是用圓底炒鍋煎食材的好處,雖然看似沒有平底鍋好用,但是在廚師操作起來,卻比平底鍋簡單很多。
就這樣讓苦瓜在鍋里緩緩滑動,每個苦瓜都會被浸入熱油中,但是很快又會出來,這樣的操作,能夠讓肉餡煎得非常均勻,卻又不會有太多油膩。
煎了三四分鐘之后,苦瓜貼著炒鍋的一面已經變得金黃,季文軒端著炒鍋快速晃動幾下,讓鍋里的苦瓜全都聚在鍋底。
然后他把炒鍋端起,猛然來了個大翻勺。
鍋里的苦瓜段被平穩的拋起來,然后在空中翻了個面之后,又穩穩的落入到了鍋里。
這些苦瓜沒一個翻錯的,更沒有傾倒的,一個個排列整齊,跟翻面之前一模一樣,而鍋里的那些熱油,也一滴沒灑出來。
高品級的廚師做菜,就是這么爽心悅目。
翻到上面的苦瓜,這一頭變得金黃,加上有淀粉的緣故,甚至有些發紅,看上去非常誘人。
而那些苦瓜,則依然保持翠綠的顏色,看得原本不怎么餓的徐拙,這會兒也下意識的咽了下口水。
沒辦法,這苦瓜真挺誘人的。
兩面全都煎得金黃的時候,季文軒將之前準備好的料汁用勺子再次攪拌幾下,然后順著鍋邊倒進了鍋里。
倒進鍋里之后,季文軒把火調大,然后開始收汁。
收汁跟煎的時候步驟差不多,都需要緩緩轉動,讓鍋里的苦瓜不停的滑動,這樣做出來的苦瓜會更加入味,而且也能加速鍋里水汽的蒸發。
一分鐘后,季文軒又用大翻勺的方式給鍋里的苦瓜翻面,等到鍋里的湯汁變得粘稠的時候,他便端起炒鍋離開灶臺,準備裝盤。
他拿著一雙筷子,將鍋里的苦瓜一段一段夾出來擺放在盤子里,然后淋上鍋里剩下的湯汁,一盤好吃又好看的客家釀苦瓜就正式做好了。
做好之后,季文軒突然有了考校徐拙的心思,他看著徐拙問道“小拙,你對去火的菜品,研究過嗎”
他話音剛落,徐拙腦海里叮的一聲,又有隨機任務出現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