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去羊蝎子店的顧客都是吃羊蝎子的但也有顧客喜歡點炒菜和涼菜配著這家店回頭是要打著徐拙的旗號宣傳,所以這方面不能馬虎。
一定要把各方面的人員都配齊了,這樣才不會砸了四方這個招牌。
羊蝎子店開始裝修之后新店四方食府也正式開始了外墻的裝修。
外墻不僅能夠反映出整個店的氣質和格調,同時也能透露新店的名字,所以剛開始裝修就有人蹲在外面準備看新店的名字到底是什么。
甚至還有人還開起了盤口開賭。
不過這些都是公司的人搞的目的就是帶起熱度。
現在的公司配置更高做網絡營銷更加得手,所以徐拙有點風吹草動,就會被推上熱搜。
沒辦法,新店遲遲不能開業,而現在互聯網的熱度又那么快,所以要想辦法保持熱度才行,不然等開業之后,誰還記得你徐拙這個過氣網紅啊。
四方羊蝎子館開始裝修的時候,徐拙為了表示對于可可的謝意,同時也為了防止再出什么什么不著四六的任務,所以就打算把詩禮銀杏這道菜給做出來。
以前,每得到一道菜,都會想辦法藏著掖著,看能不能等個任務出來。
但現在因為太忙,徐拙反而有些怕任務出現了。
順順當當的在京城捱到開業就行,別的事兒,能不摻合就不摻合。
畢竟有些任務實在是太折騰人,而徐拙,現在多少有些抗拒折騰了。
詩禮銀杏這道菜,是孔府宴中非常典型的甜品菜。
這道菜的名氣很大,畢竟是孔府菜嘛,而且還是孔府宴中的甜品代表菜,再加上詩禮二字,導致有很多典故。
比如孔子教育兒子孔鯉時候那兩句經典名言“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充分表達了詩禮二字在孔府宴中的地位。
另外,還有典故就是跟大清第一美食網紅乾隆皇帝有關了。
據說乾隆皇帝第二次到孔府的時候,食欲有些不振,對什么美食都沒胃口,當時正值銀杏成熟,孔府的當家人衍圣公命人用新鮮采摘的銀杏果放入糖汁中做熟呈現到御前,乾隆一吃,頓時龍顏大悅。
因為這道菜采用的銀杏,是從孔府詩禮堂門口的兩棵銀杏樹采摘的,所以這道菜被乾隆皇帝命名為詩禮銀杏。
傳說的真假已經無從考證,畢竟乾隆皇帝一生都在為各地的美食做代言。
是真是假估計他自己都有些迷糊了。
不過拋開這道菜的典故和傳說不談,單說味道得話,還真對得起它的名氣。
至少在徐拙看來,這道菜那甜美的口感,確實很好吃。
銀杏的香糯綿軟和糖汁結合得很好,再加上有蜂蜜和桂花醬,所以甜味香味都很豐富。
小時候過年,徐拙最喜歡吃的就是老爺子做的詩禮銀杏了。
不過那會兒每次吃,家人都會說吃多了長蛀牙什么的,從沒吃過癮過。
今天輪到他自己來做,心里多少有些激動。
終于不用再聽家人們的嘮叨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了。
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