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醬出奇的好吃,連帶著已經有點涼了的燒餅,也變得好吃了起來。
徐拙吃完一整個燒餅之后還覺得不過癮,又順手拿起一個,掰開后用勺子往里面夾了一些雞蛋醬。
原本徐拙以為燒餅只有夾肘子才好吃,今天才發現,夾一些雞蛋醬進去,味道也非常不錯。
吃著這好吃的雞蛋醬,徐拙已經想好晚上做什么了。
晚上煮點手搟面,配上這好吃的雞蛋醬,再配上黃瓜絲和蒜泥,妥妥的一頓美味。
這種吃過水撈面的方式,雖然在這初夏時節有點早,但這樣卻能最大限度的發揮雞蛋醬的香味兒。
吃完燒餅之后,徐拙把碗里的雞蛋醬調整一下,讓賣相更好一些。
然后拿起手機,咔嚓拍了一張照片,順手發在了朋友圈:“某人心心念的雞蛋醬,喏,做好了,下班早點回家吃飯。”
發完之后,徐拙開始動手和面,準備做手工面。
其實樓下小超市就有賣面條的,不過面條自然是不能和手工面相提并論的。
特別是徐拙做的手搟面,不管在哪都數得著的。
技能的加持,加上之前做手搟面的經驗積累,使得徐拙做的手搟面,至少在c級別。
把面和成面團之后,徐拙放在盆里蓋上蓋子醒發。
趁著這個時候,他檢查了一下鍋里的熬的高湯。
這會兒鍋里的湯已經變得濃稠且香味十足了,表面還漂浮著一層油脂。
不過時間還早,估計至少得到晚上八點才能徹底熬成一鍋高質量的高湯。
有時候想想挺沮喪的,這鍋高湯花費六七個小時,上百塊錢的成本,還有大量的精力。
這樣的成果,其實用幾塊錢的濃湯寶,花費二十分鐘就能做到。
甚至賣相更好,香味兒更濃。
這種低成本的添加劑進入市場之后,對傳統的美食行業形成了很大的沖擊。
簡單來說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人家因為成本低廉,所以哪怕賣很低的價格,依然有高昂的利潤,而傳統做法成本高昂,有時候定價很高,最后一算卻在賠錢。
這種情況在全國各地都能見到,不過越是大城市,相對來說生存環境越好。
這里說的生存環境,并不是競爭少,而是愿意掏錢的顧客多,所以只要保證質量,店面就能存活。
徐拙覺得,系統之所以讓他從一個五線小城市三級跳的來到京城,大概率就是為了能夠讓很多美食的傳統做法得以保存。
畢竟在小地方,這種做法根本沒有任何生存空間。
當然了,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處,就是可以做很多很地道的小吃。
但是一些名氣很大的硬菜,在小地方就有點吃不開了,比如現在四方食府比較熱賣的三絲魚翅和雞豆花,小地方就算做得很地道,也不大好賣。
因為沒幾個人愿意掏一百多塊錢,就為了喝一碗清澈見底的雞湯和一碗跟粉絲沒區別的魚翅。
面醒得差不多的時候,徐拙準備搟面條。
不過這時候,他準備先看看朋友圈的動態,看有多少人點贊和評論了。
結果他點開威信,看到朋友圈提示著有99條動態的時候,就知道事情有點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