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烤乳豬,季明宇的職業病就犯了。
他二話不說就把手機夾在手機架上開始做直播。
烤乳豬這道菜品,不管賣相還是名氣,都讓人眼前一亮。
對于這道菜,幾乎所有人都聽說過,而且全國各地也有不少類似的菜品。
比如廣東、海南、云南、貴州、廣西、福建、山東、東北等等,全都有這道菜或類似的菜。
但有歸有,吃過這道菜的人,卻不算多。
畢竟這是一道硬菜嘛,而且需要現烤先吃,除非是主打或者專賣烤乳豬的飯店,不然很難吃到這道菜的。
于培庸接替老爺子開始做烤乳豬的時候,老爺子也沒閑著,來到廚房開始準備蘸料。
烤乳豬的蘸料有很多種。
比如廣東地區常見的酸梅醬,比如云貴地區的人比較中意的酸辣醬,還有山東地區喜歡的甜面醬等等,都是烤乳豬這道菜常用的蘸料。
不過要想吃到極致的口味,還需要蘸白糖。
只有蘸白糖吃,才能把烤乳豬的那種酥脆、鮮香、多汁等特點給烘托出來。
沒吃過的人,總覺得原本就肥膩膩的烤乳豬蘸著白糖吃,肯定非常膩。
但實際上,這種吃法非但不膩,還會讓人越吃越饞。
烤鴨那馳名中外的菜品中,現在也有了蘸白糖的吃法。這種吃法其實就是從烤乳豬這道菜品種延伸過去的。
老爺子隨便準備了幾種蘸料,不用太復雜,畢竟今天吃飯的人不多,而且全都是自己人,不需要多講究。
當于培庸把整只乳豬完全烤成紅潤的顏色之后,也預示著這道菜已經做好。
當他把整只乳豬放入托盤中之后,徐拙迫不及待的把耳朵尾巴和四只豬蹄上的錫紙去掉。
順便再小心的將乳豬叉和配套的木條全都拿開,再往乳豬下面墊上幾片生菜,整道菜的顏值,一下子就上來了。
接下來就該切乳豬了。
老爺子拿著菜刀開始動手,而于培庸則是繼續烤豬。
嗯,原本這是徐老板的事兒,但兩位老人擔心徐拙翻車,沒讓他動手,讓他繼續在邊上觀摩。
雖然兩人是這么說的,但徐拙卻覺得,這是兩位老人沒烤過癮,想要多烤會兒。
離開了廚房,兩人雖然可以安享晚年了,但心理上多少還是有些不舍的。
畢竟是在廚房工作了一輩子的人,猛然不去后廚,總覺得生活中少了點什么。
今天做烤乳豬,讓兩位老人回想起了當年在國宴后廚工作的經歷,所以不自覺就會想多回憶一會兒。
徐拙也理解兩位老人,沒有過多的搶戲。
他老老實實站在老爺子身邊,看他如何給烤乳豬改刀。
烤乳豬的改刀有好幾種,第一種是整豬上桌。
所謂的整豬上桌,并不是說烤乳豬一刀不改的端上餐桌,而是保持烤乳豬的外型不變,看上去像是整豬一樣。
但實際上,里面的豬肋排全都已經斬斷,只有豬皮是完整的。
有時候為了方便顧客用筷子取食,甚至連豬皮也會用比較薄的刀片,細細分成長條。
除了這種之外,烤乳豬還有別的擺盤方式。
比如現在老爺子做的。
先把烤乳豬的豬頭和豬蹄全部剁下來,然后將豬后背的豬皮片下來放在一邊備用,剩下的肉則是按照方便夾取的個頭,剁成均勻的肉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