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拙,做寶塔肉先做什么啊?”
郭興旺拿著那塊肉,有些茫然的問了這個問題。
他原本打算直接切的,但后來想想好像不是這樣做的,所以問了徐拙一聲。
徐拙把袋裝的梅干菜倒出來,放進清水中浸泡。
梅干菜里面有鹽分和灰塵,甚至還會有泥土之類的,所以要多浸泡,把梅干菜泡到回軟之后,將那些雜質洗凈。
這樣做出來的扣肉才更好吃,不會有別的異味在里面。
將梅干菜泡進水里之后,徐拙這才說道:“先煮一下再切,這樣做出來的寶塔肉賣相會更好一些。
肉變熟的時候,體積會收縮。
要是先切再蒸的話,那做出來的肉,賣相會很差勁,甚至會翻車。
不過這會兒先別煮,咱們先拍片頭,拍完之后再一步步來,別著急,拍這道菜,估計就到天黑了。”
把要用的食材準備好之后,徐拙又拿出一套做寶塔肉的模具。
徐拙不知道過去的寶塔肉是怎么做出來的,反正現代人做寶塔肉,全都用模具撐著。
這種模具,是個底面為正方形的四棱錐,頂部有個平面,這樣蒸的時候,能夠讓四棱錐倒立起來。
把要用的食材和器具全都準備妥當之后,開始拍攝。
徐拙簡單介紹了一下寶塔肉,又說了一下這道菜的主要賣點就在賣相上,聊完這些之后,正式開始制作。
徐拙沒有急著煮肉,而是先把浸泡著的梅干菜拿過來,講了一下浸泡梅干菜的要領。
比如浸泡十來分鐘之后,先把梅干菜撈出來換第一道水,然后再繼續浸泡,這樣能夠防止浸泡出來的那些泥沙,會再次沾到梅干菜上。
另外,這樣換水,也有助于里面的鹽分被晰出來。防止梅干菜過咸。
講完梅干菜的浸泡之后,徐拙這才開始煮肉。
他把整塊肉放入鍋里,然后依次往鍋里放入蔥段、姜片、花椒、八角、香葉、桂皮等香料。
放完之后,他又往鍋里放了一大勺炒好的糖色。
“放糖色主要是讓肉皮的顏色更好看,而且肉皮變成紅色之后,和里面白色的肥肉就會出現顏色上的反差,視覺上效果更好一些。
沒有糖色的,也可以放點紅曲米粉或者一點點老抽來代替。
不過相對來說,紅曲米的會讓肉的顏色顯得鮮紅,而老抽的顏色多少會發黑,只有糖色的顏色最周正,最容易引起人的食欲。”
徐拙說完之后,往鍋里倒入清水,開始煮制。
鍋里的水燒熱之后,他又往里面倒入一大勺料酒,這樣有利于去除里面的肉腥味。
等水開后,徐拙把鍋里的浮沫撇干凈,然后繼續煮制十五分鐘。
不能煮太久,太久的話肉會熟透,這樣切的時候,就容易切碎了。
但時間也不能太短,太短的話肉沒有上色,影響賣相。
而且煮時間太短的話,肉塊的中間有可能還是生肉,切的時候容易切壞。
十五分鐘后,徐拙把火關掉,然后將鍋里的肉塊撈了出來。
經過煮制之后,肉塊變得彎曲起來。
徐拙把肉塊放在案板上,然后在肉塊上面再壓一塊案板,案板上面再放一盆水,這樣層層疊疊壓起來,才能夠讓煮好的肉塊變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