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吃佛跳墻之前,大家都有種不就是豪華版的骨湯麻辣燙嘛這種感覺,認為佛跳墻不過如此,名氣那么大,主要是被吹的了。
過去的那些文化人湊在一起沒事干,只能吹噓自己吃過的東西有多美,以此來獲得高人一等的那種優越感。
但今天吃了佛跳墻這道菜之后,才發現這玩意兒是真的好吃。
好吃到根本無法用語言和文字來形容。
好吃到每一口都仿佛置身于夢中一般。
“臥槽,真好吃啊!”
“怪不得那些文人雅士都喜歡吹捧這道菜呢,吃起來確實很棒。”
“說不出的美,要不是知道有多麻煩,我都想試著做了。”
……
幾個攝像師一邊吃一邊小聲討論著。
這種美味,實在是太難得了。
不過有個缺點,就是溫度稍稍降下來之后,吃起來有點膩口。
吃過之后,不僅嘴里粘乎乎的,而且食材上面,也會出現一層膠質,使得原本軟糯爽滑彈牙的食材,變得膩味了。
幾人一人吃了一小碗,剩下還有半罐左右,被徐拙帶回了家。
嗯,這玩意兒制作一次不容易,得讓大家都嘗嘗。
因為下次再做,就不知道什么時候了。
雖然已經掌握了技法,而且還是a級的,但這并不代表這道菜就好做了。
光前期的發制,就讓徐拙很頭疼。
而且這道菜也不能一拍腦袋就在店里上新,畢竟涉及到那么多工序和食材,還有前期的那些處理和加工。
想要在店里上新的話,這些都需要安排好。
就算現在開始安排,等店里正式推出來,怎么也得到春節后了。
這種硬菜,徐拙沒打算這么快推出來。
因為后廚的壓力本身就不小,要是再做這種菜,后廚的壓力更大,而且涉及到發制干品的處理,比如換水什么的,這些都需要重新安排人。
可以說上新這道佛跳墻,需要把整個后廚的框架推倒重新布置。
這個動靜太大,一個不慎就會起到反作用。
所以徐拙打算等四方食府周年店慶的時候,再推出佛跳墻這道菜品,到時候正好借著店慶的名義,把后廚的人事安排重新規劃一下。
晚上,在徐拙家里,季明宇和李浩面開始搶著吃佛跳墻。
當然了,李浩是真吃,季明宇就是嘴上說得來勁兒,但飯量真不行。
“我還以為明天才能做好呢,早知道今天去那邊蹭一下,這賣相,怎么都沒剛出鍋那會兒看著好看。”
季明宇看著徐拙中午用手機拍的照片,一臉的遺憾。
中午那會兒剛出鍋,滿滿一罐的食材,不僅賣相好,而且食材比較全。
至于現在,是徐拙換到小盆里重新上鍋蒸制的。
雖然味道還是那樣,但田承潤擺置好的賣相,就全沒了。
真成了骨湯麻辣燙的樣子。
大家一邊吃著這些美味,一邊聊著即將到來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