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久之,在流傳的時候,陶酥兩個字就成了現在的桃酥。
當然了,這只是傳說,因為真正意義上的桃酥,是核桃酥的簡稱。
也就是說,這是用核桃仁做成的酥餅。
不過發展到現在,已經完全跳出了核桃仁的限制。
幾乎所有的干果都可以加,甚至不需要堅果也行。
光用面粉,一樣能夠做出美味好吃的桃酥。
于培庸做桃酥的原因很簡單,臨近年關,兩位老太太去街上買了一些點心果子回來。
買回來之后自然是要嘗嘗的,但在吃桃酥的時候,卻吃出一些瓜子殼。
這就太不像話了。
兩位老人把買回來的桃酥全都扔了。
扔了之后又想吃,畢竟這種小吃是從小吃到大的,過年沒有桃酥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但外面賣的,實在讓人不放心。
所以就萌生了自己動手做桃酥的念頭。
動手做的話,肯定不是兩位老太太動手,因為這種小吃,她們實在不擅長。
不過她倆不擅長,于培庸卻很熟。
當年在國宴后廚,老爺子喜歡騎著自行車四處溜達,于培庸喜歡研究各種美食的做法。
這桃酥,就是那會兒被于培庸學到手的。
桃酥的做法并不難,需要的食材也不算多。
除了面粉之外,主要還要用到熟豬油、綿白糖、泡打粉、蘇打粉、黑芝麻、干淀粉、雞蛋黃等食材和調味品。
徐拙在廚房把直播的設備架好,直播開始。
他沒有和于培庸直接做吃的,反正這會兒時間還早,兩人先在直播間里,和粉絲們進行了一些互動。
于培庸作為前輩,也回答了一些廚藝方面的問題。
十點半的時候,直播間的人數已經上來,于培庸開始做桃酥。
他首先把豬油放入盆里,然后倒入一些綿白糖。
“桃酥像要好吃,豬油是必不可少的配料,雖然現在不提倡吃豬油,但在甜品和小吃中,放豬油和植物油,完全是兩種概念。
用豬油來做桃酥,能夠讓桃酥吃起來更具香酥的口感。
而且用豬油做出來的桃酥不會硌牙,不會讓人覺得硬,輕輕一咬,桃酥就會完全變成粉末,吃起來特別過癮。
除了豬油之外,白糖可以用綿白糖或者糖粉,這兩種都是能夠迅速融化的調味品,比白砂糖要好用。
假如這里面放白砂糖的話,很不容易化開,等會兒和面團的時候,就仿佛在砂紙上和一樣,會非常不舒服。
而且白砂糖也容易讓面團形成小顆粒,所以在做桃酥的時候,盡量不要使用。”
直播的次數多了,于培庸對直播越發的得心應手。
他認真的給大家講解了以下選材的要領,同時說道:“其實還有一些創新口味的桃酥,比如海鹽味兒,比如椒鹽味,吃起來也都很不錯。
這種創新口味的桃酥,做法上跟傳統的一模一樣,都是在放入豬油的時候,就把調味品放進去。”
綿白糖放進去之后,于培庸用手在盆里攪動起來。
這道美味其實可以用打蛋器來做,不過相對于科技的做法,用手卻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