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明知眼睛一亮。
李翠萍說的是“這樣不好”而非“不行”“不孝”之類的話,說明她其實對于教訓李家人一頓的做法并不多么抵觸,甚至還隱隱有些贊同,不過是還處于糾結階段,才會說出這種話。
孟明知也自然繼續進行勸導“我們這回要去首都了,要是他們知道我們在首都住,肯定要想辦法找上來,或者趁著你不在這邊,說你或者我的壞話如果要這樣,那我們不如直接在這邊把他們治得服服帖帖的,省得他們來鬧事。”
雖然李家老太太說了很多渾話,類似于“兒子是別人家孩子靠不住”一類的話,但李翠萍和村里人都清楚,孟明知實際上才是李翠萍的依靠。
雖然李翠萍也沒怎么想著依靠孟明知,但聽到李家可能會對付孟明知,她面上的不同意就逐漸淡了下去“別太過分啊。”
“我知道。”孟明知用力點頭,接著和李翠萍一起進了房間,把屋子好好收拾了一遍。
李翠萍還是惦記著孟明知在首都的事情,所以在稍微給孟明知做了點兒東西墊肚子之后,她甚至連孟明知給她帶回來的小點心都沒有多看,直接詢問起了這半年的經歷“明知,你仔細把在學校的事情講給娘聽聽,讓娘也知道知道你在學校過得怎么樣。”
“好。”在學校的時間對于孟明知來說很普通和平靜,但當他把這些說給李翠萍聽的時候,她卻覺得處處都讓人驚奇,每一件都能讓她發出驚訝的呼聲。
在弄清楚孟明知掙錢的經過后,雖然還是沒想到孟明知能夠在半年掙這么多錢,但李翠萍還是開始為他驕傲,覺得自己的兒子真是厲害。
“娘,其實于雅也在我這邊,因為她總能想出點兒好東西,所以那個大小姐和她聊得挺不錯,讓她當了個小頭目。”孟明知突然想到于雅,于是和李翠萍解釋,“她也掙了好幾百,所以給家里父母買了輛自行車。”
在得知孟明知的手里有好幾千之后,對于于雅的幾百,李翠萍已經懶得驚訝了。
她只是隨意應了一聲,接著就開始和孟明知商量著怎么過年。
“這段時間你于叔于嬸對娘還真挺好的,之前李建軍來我這邊砸房子,還是他們兩個趕過來,把李建軍攔住,后來村里鄰居也過來幫忙,把他罵回去了。”李翠萍嘆了一口氣,對于家人僅有的那點兒渴望早就消失殆盡,“趁著過年,我們拎點兒禮物去看看他們。”
“行。”孟明知也想著這件事,所以沒等李翠萍繼續說下去,就直接開口講出自己的想法,“趕明咱們兩個去鎮上趕集,買點兒吃喝,反正過年了也不用省著,好好吃點兒,再給于叔于嬸送點兒東西去。”
“你現在懂得多了,就你來吧。”見孟明知正在計劃過年的事情,李翠萍覺得很是驕傲,于是直接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做出一副要罷工的姿態,“正好我年紀大了,好好歇會兒。”
過幾天,孟明知拎著一大塊腌肉上了于家的家門,謝過于父于母對李翠萍的照顧。
于雅在家里待著的這段時間,也把孟明知開補課班的事情告訴了家里人。
沒想到孟明知說要照顧于雅,還真的一直照顧著,而且還帶著于雅掙錢,更是讓于雅借著這個機會見到了大老板,大老板還邀請于雅將來去他們公司工作
于父于母也想要去感謝一下孟明知,正好就見到孟明知拎著禮物上門了。
隨意地拉了拉家常之后,孟明知直接詢問了一下李建軍的事情“于叔,于嬸,聽說我小舅舅前段時間來砸過我家的墻”
提到李建軍,于父厭惡地皺起眉。
他們和李翠萍相處得還可以,李翠萍就是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很樸實,性格和于父于母很像,因此兩家人往來的時候,彼此都欣賞。
但對于李建軍這種不事生產也不知道關心姐姐和父母,只知道從家里人身上算計錢的窩囊廢,于父是非常看不上的,要是他有這么一個兒子,估計寧愿溺死在馬桶里。
如今看到孟明知提到了這件事,看樣子是要出頭,于父直接把事實說清楚“李建軍最近不知道怎么,迷上了賭錢,把家里的錢偷走了不少,實在還不上了,又怕爹娘打他,就想起李大妹子,覺得她肯定也攢了不少錢,然后就來砸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