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晉州又是大雪。
想到去歲一家四口圍著灶臺吃送灶粑粑的滋味兒,從來不提要求的方老漢難得想一口吃的。他一大早就跟方婆子兩人準備好酸菜和肉等配料,炒好米團。直言想吃一口送灶粑粑。安琳瑯很感激他們的用心。她很清楚,晉州臘月二十八只是燒紙祭奠仙人,可沒有這個習俗。
大雪沙沙地打在瓦礫上,好在沒有風。沒有風的天氣不算太冷,院子里一片白晃晃的天光。不知不覺安琳瑯都適應了晉州,冬日里若是不下雪她都要覺得不正常了。
方家老夫妻倆是一大早就起來,人在院子里又是洗菜又是瓜果的,忙的不亦樂乎。
這些東西有些是周家運送過來的,有些是章家給送過來的。章老爺子祖孫倆如今在安琳瑯這待上癮,大過年的連家都不回。反倒讓那些想巴結章老爺子的人或者章家小輩送的過年節禮,一車又一車的節禮給送來了方家村。里頭好些東西,轉頭就給送來了方家老夫妻的院子。
方老漢夫妻哪里好意思收手足無措地就想拒絕。
“過年在你這,怎么著都該交點伙食費。”章老爺子態度很堅決,他們在這兒過年,就給交點過節費。老爺子也上了年紀,無論天好天冷他早晨總是醒得早。先前還喜歡去后山那塊兒轉轉,如今大雪封路他也不愛出去。就一大早縮到后廚里來,此時捧著一碗熱羊奶喝得直瞇眼睛。
其實都是一些布匹綢緞,也有些毛色不錯的皮料子。大部分都是吃食藥材,老夫妻倆雖然大多數不認得,那嬰兒手臂粗已經成型的老參還是認得的。看著這么好品質的老參就有好些個,看的老夫妻瞠目結舌。方老漢摸箱子的手都覺得唐得慌,于是拿眼睛去瞥周攻玉。
周攻玉點點頭“既然送來了,爹娘你們只管收著便是。”
這些東西對于世家大族來說,連手指頭縫里漏的都不算。收著也就收著了。
方家老夫妻倆這才忐忑地將東西收進屋里,特地將其中一些吃食拿出來招待。不過大冷天的也沒有客人上門,除了余才大叔風雨無阻地給方家這邊送羊奶。東西拿出來還是給家里人甜嘴兒。
方婆子特意挑了好些孕婦能吃的東西給余才帶回去,那上品的老參就給了一株。拿個舊布包著就給塞他懷里,裹得嚴嚴實實的。余才以為是一些吃食,也沒打開就收下了。且不說等回到家打開看到這么好品質的一株參,夫妻倆大驚,頂著大雪天都要趕緊過來還。就說章老爺子聽說又要做新鮮吃食,死活賴在后廚不走。他還很自覺,自己端了個小馬扎坐下,安安穩穩不需要別人安排。
安琳瑯“您老也不怕煙熏著你”
“熏不著,”老爺子一碗羊奶喝下肚,胃里身上暖洋洋的,“你做你的,你管我作甚”
安琳瑯“”
看配料準備的差不多,她于是也懶得跟著貓冬的老貓掰扯有的沒的,洗了洗手就跟方婆子一起忙起來。
說起來,送灶粑粑做起來不難,跟包酸菜肉末包子很像。不同的是送灶粑粑用的是米面,酸菜包子用得是麥面。包好了也不用蒸,反而是用油水煎熟。去歲的這個時候安琳瑯就已經做過一次。方婆子是個廚藝上有點天分的,其實早就包會了也記在心里。不過方家人習慣了吃食上的事情讓琳瑯做主,她于是便也不做那等主事的活兒。
章老爺子去歲這個時候還沒來呢,自然是沒吃到。今兒聽方家人一說他就很期待。一大早蜷縮在后廚就不樂意挪窩,無論安琳瑯怎么白眼,他就是不走。
章謹彥如今也算看慣了祖父在安琳瑯這里沒皮沒臉的無賴模樣,原先還驚訝,如今連眼皮子都不抬一下。不僅眼皮子不抬,他有樣學樣,也整日里往后廚這邊縮,蹭吃蹭喝的。別看面子上還保持著一點世家公子的矜持,但該跟屁蟲的、該吃的、該喝的他一樣沒落下。
若有那認識章謹彥的人知曉,估計得驚掉下巴。這還是他們眼睛長頭頂上的荊州第一貴公子么
安琳瑯“”祖孫倆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