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自家大伯已經做了安排,魏時都不需要回燕縣,直接趕回柳州城就可以了。
當然,縣試的結果除了告知家里人之外,他也寫信給了先生和交好的同窗,只是不能夠在一塊慶祝了。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沒有比這更好的時節了,魏時一路上心情都很好,當然這跟他考中了縣案首不無關系。
比旁人多了十幾年的記憶,在學習上,魏時也算是開了掛的,雖然有那么一點心虛,但他還是很感激自己的這個優勢。
如果他沒有上輩子的記憶,怕是這輩子都不可能參加科舉,不管是有嫡弟之后,還是在那之前,府上的環境都不太適合讓人奮發向上。
他被養在母親膝下的時候,吃喝不愁,享受的待遇自然不是現在可以比的,但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在讀書上對他都沒有過多的要求,相反很是寬泛。
現在想想,還好那時候他有嚴格要求自己,不然的話一朝從嫡長子變成庶長子,這個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科舉相當于是他的救命稻草,若是沒有這個稻草,在那樣壓抑的環境下,他真怕自己心理出現問題。
嫡弟出生以后,一切回歸原位,他不會去跟母親和弟弟搶東西,該是他的就是他的,不是他的,他自然不會覬覦。
他有自己的路要走,沒必要搶別人的道。
“大弟,你這次真的是太爭氣了,咱們家還從來都沒有出過縣案首呢,父親都高興壞了,就等著你回來呢。”魏定拉著自家堂弟往里走。
以往他參加考試的時候,別提有多羨慕那些考中第一的人了,早知道堂弟這么爭氣,他就應該陪著堂弟一塊兒過去,也沾沾堂弟的喜氣。
關鍵是自己陪考的人考中案首,這滋味想想就覺得爽,四月份的府試他是一定會跟過去的。
魏定已經考取了秀才功名,不過鄉試還差些火候,所以父親壓根不打算讓他參加今年的鄉試,如果是其他人,即便是火候不到,也可以去考場上試一試,積累經驗。
但是他不一樣,鄉試不同于縣試,每一場只有一天的時間,當天就可以出來,鄉試總共分為三場,每場有三天的時間,這就是說,每次他都得在考場里待三天才能出來。
就他這小體格,參加鄉試真的是冒著風險的,要是有把握也就算了,沒有把握的話,何苦去折騰這么一遭呢。
所以他是打算參加下一屆的鄉試,這樣算一算還有三年半的時間呢,瞧堂弟這勢頭,可能三年半以后,他們兄弟倆可以一起去參加鄉試了。
“大伯今日怎么沒去衙門”今兒也不是休沐日啊,大伯可不是父親,時常從衙門里溜號,據他所知,大伯還是相當恪盡職守的。
“估摸著你要回來了,下午衙門那邊也沒什么事兒,父親就干脆直接回來了。”
不得不說他爹對堂弟是真的很看重,這也難怪,有天分,還肯努力,性子也好,不像一些讀書好的人,眼睛長在頭頂上,他就很喜歡自家堂弟,應該沒有人會不喜歡吧。
還真別說,明明是只住了一個月的地方,魏時這會兒卻是覺得跟回家一樣,相反在燕縣的家,他是一點都不想回去。
只是有些放心不下姨娘,父親是個不會護人的,母親的性子又慣來一言難盡,府里的日子可是不好過的很,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可以把姨娘接過來住。
大伯雖有跟他提過這事兒,可說到底做主的還是父親和母親,只有燕縣那邊肯放人,姨娘才能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