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別回后院了,咱們直接在書房吃算了。”魏大伯是個不拘小節的,他還想著趁人吃飯的功夫,再給大侄子講幾個案例的。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嘛。
“那成,侄兒就在這兒吃了。”
魏時巴不得能在這兒多留一會兒呢,大伯公務繁忙,平時很少能抽出時間來教導他和堂兄,離鄉試就這么點兒功夫了,比起自個兒看書,當然是聽大伯講幾句更有用。
“你們這次鄉試的主考官跟我還是同年呢,他向來是喜歡那種辭藻華麗的文章,所以遣詞造句你就得注意了,不能太過樸實,盡量華麗一些,看起來有美感。”
對于這方面,魏大伯還真有點不放心,大概是因為他們魏家底蘊不深的緣故,他爺爺那邊兒還在地里頭刨食呢,所以不管是父親,他是他跟二弟,寫文章都偏重務實,到了小一輩兒也還是如此。
魏定和魏時這小哥倆文章的遣詞造句也都偏樸實,辭藻華美的文章不是他們欣賞不來,而是不習慣寫這個,更不擅長這個風格。
主考官若不是他這個偏愛華麗的同年,定哥兒中舉的概率能有五成,但主考官的喜好跟定哥兒擅長的風格恰恰相反,那中舉的概率可就不到五成了。
這也是他沒逼著兒子非去趕考的原因之一,實在是把握不大。
魏時的文章也偏務實,不喜歡用一些過于浮華的詞,相反,釘是釘,鉚是鉚,寫文章的時候經常會引入數據,嚴謹是相當嚴謹,很有說服性。
但句子一板一眼的,能讓考官看到能力,但文采就不好說了,最起碼,真要比起文學性來,是不夠出彩的。
作為考生,哪能不關注主考官的喜好,不過朝廷的任命下來也沒多久,魏時都還沒打聽到主考官是哪一位呢,更別提人家的喜好了。
不過也真是夠巧的了,主考官居然是大伯的同年。
“那這位主考官有寫過什么書嗎,或者有什么流傳在外的文章”魏時皺著眉頭問道。
只說偏愛辭藻華麗的文章,這未免太過籠統了,還得是瞧一瞧這位主考官自個兒的文章,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書倒沒怎么聽說過,他的文章應該有幾篇流傳在外,畢竟是狀元郎嘛,不過我這邊還真沒收錄,我已經著人打聽了,等把文章找好了之后,再讓人快馬給你送過去。”
雖然是同年,但人家是一甲狀元郎,他不過是二甲,還是掉在了二甲的尾巴上,彼此并沒有什么往來。
文風也不同,比起狀元郎精致華美的句子,他更欣賞的是當時的榜眼,言之有物,沒那么空洞和浮華。
所以這位狀元郎過往寫過什么書,又有哪幾篇文章流傳在外,他還真不太清楚,剛一得到消息,就派人去打聽了。
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