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他就沒走上過社會,上一輩子大學上了沒多久,這輩子又基本上都在讀書,在人情世故方面的歷練還是太少了。
但不管是做官,還是做人,光有學問是遠遠不夠的。
游學不可能,魏時是打算出去求學,本朝不是沒有知名的書院,在這樣的書院里頭,往往更容易尋找到良師益友。
既不耽誤求學,也不耽擱歷練。
總比一直悶在這宅子里強。
魏時只是有這個想法,倒還沒有跟大伯說呢,不過想來大伯應該也不會反對,所以這一會兒也沒必要瞞著堂兄。
“出去求學這倒是個好路子,不過要去哪家書院,你可得好好斟酌斟酌,這事兒還得是去問問父親,他老人家知道的多。”
魏定也知道全國知名的書院是哪幾家,依著堂弟現在取得的功名,想要進去念書并不是難事兒,不過他對這些書院并不了解,自然也就不清楚到底哪一家書院更適合堂弟。
其實如果不是他身子骨不好,堂弟年齡又小,再加上附近確實沒有比較好的書院,其實早該去書院讀書了。
比起往家里請一兩個先生,當然是書院里的先生更專業,專門教算學的先生、專門教策問的先生、專門教四書的先生
俗話說的好,術業有專攻,像父親,雖然是二甲進士,但是并不擅長上學,教學生的話,不能說有心無力,但肯定不像教策問和雜文一樣輕松。
不過越是知名的書院,管理就越是嚴格,要在書院里頭住宿不說,一個月才就只有一天的假期,有的書院甚至不讓學生帶書童。
不管是疊被鋪床,還是磨墨擦桌,除了不用自個做飯以外,什么都得是自己動手。
這意志力不強的人還真去不得。
“我這一路上倒是也有打聽,比較傾向于江南的白鹿書院,或者去京城的國子監也成。”
江南文風興盛,書院眾多,而白鹿書院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管理嚴格、文風好、門檻高,關鍵是里面的先生,那可都是有真才實學的,甚至還有一位大儒坐鎮。
不過白鹿書院距離柳州城并不近。
另一處就是京城的國子監了,這也是朝廷的機構,里面的配置就不用說了,但凡是官方要扶持的東西,配置就沒有不好的。
魏時已經中舉了,自然也就有入國子監進學的資格。
但國子監離柳州城就更遠了。
倘若他不能把姨娘帶過去的話,那姨娘就只能回燕縣了,于情于理都不可能一直在大伯這邊兒呆著。
“這兩個地方都不錯,但是白鹿書院要求可嚴格著呢,不能帶書童,一個月也只有一天能出來,關鍵那里罰學生可是罰出了花樣,國子監的話,里面不光有舉子進學,還有靠著家族余蔭進去的勛貴子弟,那可都不是好相與的。”
先生罰學生要么是抄書,要么是罰站,要么是打手板,白鹿書院的花樣可就多了,跑步、扎馬步、打掃教室、打掃廁所
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在那里面讀書,可真得時時刻刻都小心注意。
國子監是朝廷機構,里面的人五花八門,就像白鹿書院罰學生的手段一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