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好端端地坐在這里,又成了航海伯,劉夫人現在最掛心的還是那遠在岸邊的老.二。
“你們這一路上肯定是夠辛苦的了,吃的怎么樣?在海上有沒有遇到什么危險?有沒有跟外族人發生紛爭?”
“吃得到還好,在海上最不缺的就是各種魚了,更別提我們還帶了那么多的食材,海上時常起風浪了,小一點的對我們的船根本沒什么影響,遇到大的風了就只能緊急靠岸了,外族人這塊就不能講了,圣上專門囑咐了的。”
倒不是怕刺探什么機密,而是大靖朝的商人膽子是真大,而且可以說是無孔不入,這一趟出海帶回了這么多的銀子,難免那些膽子大的商人不會起心思。
要是把這些外族人的地方都打聽清楚了,還真有可能自己打造海船出海。
在只有一次溝通的情況下,在大靖朝和這些外族還沒有簽訂契約的情況下,不能讓這些商人去壞事兒。
就算有朝一日,真的可以讓商人去這些地方進行貿易往來了,那也必須是在朝廷的管控下,不能任由他們隨意往來。
“那就不說,我也不問了,算了算了,其他的我也不問了,如果還有其他人問起來的話,不光是有關于外族人的事兒,其他的事情你也盡量少往外透露,咱們既然已經把差事辦完了,那就穩穩當當的。”劉夫人囑咐道。
好處都已經吃進肚子里了,可不能因為虛頭巴腦的事兒再給吐出來,那才讓人惋惜呢。
夫人家的直爽是一脈相承的,岳母已經算是其中心思細膩的了,可跟尋常人比起來,還是直言諱語了些。
當然了,出自書香門第的劉紀氏,風格還是跟劉家的有所區別,而且即便是已經過了這么多年,長女都已經四歲了,小兒子也兩歲了,甚至肚子里又揣上了一個,跟之前比起來,脾氣性格好像也沒什么變化。
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在‘娘子軍’里都還是挺顯眼的。
不能說一個人的脾氣性格和生活習慣有錯,只是到底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覺。
除了關心還在海岸沒回來的劉家老.二之外,‘娘子軍’里的大部分人都比較好奇朝廷什么時候會再次出海。
畢竟有魏時這個航海伯在前頭,既說明了朝廷的重視,也說明了這里頭的功勞之大。
負責協調調度的是文官,武官只能是負責統軍護衛,顯然又是文官吃肉,武官喝湯的差事。
可這年頭對于武將來說,能喝上碗湯也算是不錯的了。
劉家除了劉鈺一個文官之外,剩下的全都是武將,劉家老.二已經去過一次了,而且還是功勞最大的頭一趟,剩下的也都愿意拼上一拼。
再危險也不太可能有第一趟危險。
朝廷肯定是有再次出海的計劃,畢竟已經準備了好幾年,還又嘗到了甜頭,只是他也已經歷經一年多了,下次出海具體是什么時候,他還真不太清楚。
“如果有消息,我會及時告知各位的。”
能不能搶到,那就不是他能管的事兒了,他這個一等伯的爵位,就跟一根蘿卜一樣吊在百官前頭,想要前仆后繼沖上去的人肯定很多。
劉家人倒是也沒想讓魏時幫更多的忙,畢竟就算是有了正一品的爵位,可是在官職上,魏時也仍舊只是正五品而已,而且這個正五品的官位只坐了一年。